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右心造影评估不明原因脑血管病患者卵圆孔未闭及封堵术的效果

发布时间:2018-04-13 21:09

  本文选题:卵圆孔未闭 + 不明原因脑血管病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经胸右心造影评估不明原因脑血管病患者卵圆孔未闭目的:评估经胸右心造影在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对合并PFO的不明原因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纳入不明原因脑血管病的患者188例,其中脑卒中患者1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0例,偏头痛患者35例,其他可疑由反常栓塞造成的脑血管事件(如颅内感染、晕厥等)1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经胸右心造影和右向左分流的半定量分级,并且与75例健康志愿者的经胸右心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病例组其中的117例进行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检查,比较经胸右心造影与TEE的结果,并对病例组经胸右心造影结果阳性的患者按反常栓塞风险量表进行评分。结果:183例患者和75例健康志愿者接受了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的经胸右心造影检查。运用经胸右心造影诊断PFO时,不明原因脑血管病组中PFO的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静息状态下经胸右心造影检测出的右向左分流Ⅰ级和Valsalva状态下经胸右心造影检测出的右向左分流Ⅲ级也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E对PFO的检出率低于经胸右心造影。与右向左分流Ⅰ级的患者相比,TEE在右向左分流Ⅱ、Ⅲ级的患者中对PFO的检出率更高。在右向左分流分级不同的经胸右心造影阳性的分组中,反常栓塞风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胸右心造影能够作为常规的PFO的筛查方法,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经胸右心造影高于TEE对PFO的检出率。与右向左分流Ⅰ级相比,TEE在右向左分流Ⅱ、Ⅲ级的患者里对PFO的检出率较高。PFO与不明原因的脑血管事件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不明原因的脑血管病的患者中无论是静息状态还是Valsalva状态下PFO的检出率要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第二部分不明原因脑血管病患者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效果的随访研究目的:通过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封堵术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不明原因脑血管事件复发的预防效果,分析经胸右心造影及临床特征与两种方法治疗后出现脑血管事件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66例合并PFO的不明原因脑血管病的患者,其中脑卒中患者5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例,偏头痛患者4例,其他可疑由反常栓塞造成的脑血管事件(如颅内感染、晕厥等)5例。32名患者接受了PFO封堵治疗,34名患者接受了抗血小板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复发、有无再入院及其他栓塞事件发生、有无房颤等心律失常及出血事件的发生、血压及吸烟情况,对所有患者根据反常栓塞风险量表进行评分。比较PFO封堵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脑血管事件复发的效果,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右心造影及临床特征与两种方法治疗后出现脑血管事件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3.5±7.3月,PFO封堵治疗组和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和再次入院等严重后果,也未出现与PFO封堵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两组治疗在不明原因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经胸右心造影静息状态下存在右向左分流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明原因脑血管事件复发的概率较静息状态下无分流的患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O封堵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脑血管病复发的效果上没有差异,静息状态下的右向左分流可以作为预测脑血管病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Abstract]: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ight - left cardiac angiography ( TEE ) in patients with unknown caus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 Results : The average follow - up time was 13.5 卤 7.3 months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R540.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静平;卵圆孔未闭[J];中国医刊;2003年10期

2 ;新指南称,卵圆孔未闭不增加二次卒中的危险性[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5期

3 吴美华;李华泰;;卵圆孔未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1期

4 黄萍;饶莉;;卵圆孔未闭的临床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07年12期

5 刘婧涵;朱辉;;卵圆孔未闭导致皮髓交界处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4期

6 李长永;白元;秦永文;;卵圆孔未闭合并不明原因卒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7 王慧;饶莉;;卵圆孔未闭超声诊断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年05期

8 张富洪;经颅多普勒检查卵圆孔未闭:不同方法比较[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年05期

9 韩军良;赵钢;;卵圆孔未闭解剖和检查技术的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4年07期

10 许骥;徐东;;年纪轻轻就偏瘫 竟是卵圆孔未闭[J];中华养生保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爽;;用无创、灵敏的方法诊断卵圆孔未闭[A];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朱初麟;;不可忽视的栓塞途径—卵圆孔未闭的临床意义及处理对策[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血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薛峥;;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玉顺;代政学;贾国良;;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研究进展[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谷孝艳;李治安;何怡华;J.V.(Ian) Nixon;;对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文婷;郭燕丽;申斌;宋治远;;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邢英琦;杨弋;饶明俐;吴江;王小丛;徐晶;冯加纯;;应用TCD发泡实验评价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越;温朝阳;王广义;王峙峰;郭军;;卵圆孔未闭封堵超声心动图应用价值及有关PFO分流方向探讨[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袁卫东;王勇;童继春;李才法;吴奇勇;毛小亮;陈栋;张科;;心脏跳动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2例[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周志彬;于生元;王广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发生先兆偏头痛一例报告[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杨振岭;卵圆孔未闭也会导致脑中风[N];家庭医生报;2008年

2 郭晶;我国青年人卒中或与卵圆孔未闭有关[N];健康报;2014年

3 杨力勇邋通讯员 杨振岭;小心卵圆孔未闭导致脑中风[N];健康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郭晓斌;一场事关四分之一人群的医学界定[N];陕西日报;2012年

5 魏雅宁;心脏“打补丁”治愈偏头痛[N];健康时报;2007年

6 演秦;偏头痛的病根约是心脏问题[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隽;右心造影评估不明原因脑血管病患者卵圆孔未闭及封堵术的效果[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姜卫剑;卵圆孔未闭动物模型建立与矛盾栓塞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会丽;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对偏头痛患者外周血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澜;7例合并卵圆孔未闭的青年卒中临床特点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3 邹兴菊;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的隐源性脑梗死影像学特征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4 兰春伟;中青年隐源性脑梗死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6年

5 王],

本文编号:1746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46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9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