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断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泛连接蛋白-1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5 01:25

  本文选题:癫痫 +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 ; 参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23期


【摘要】: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神经元细胞活力,凋亡及泛连接蛋白(Panx)-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新生乳鼠双侧海马,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至第9天,经鉴定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MK-801(地卓西平,NMDA受体拮抗剂)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细胞的细胞培养液培养3 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模型组为无镁细胞外液培养3 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MK-801组加入含10μmol/L MK-801维持培养液预保护30 min,更换为无镁细胞培养液培养3 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模型建立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检测神经元Panx-1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神经元Panx-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K-801组神经元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神经元凋亡指数和凋亡率、Panx-1表达、Panx-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NMDA受体阻断可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并抑制神经元Panx-1表达。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 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 receptor blockade on neuronal viability, apoptosis and Panx-1 expression of hippocampal neurons in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model.Methods the hippocampal neurons of neonatal SD rat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for 9 days. The identified hippocampal neur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and MK-801 (didroxepin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group.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was cultured in the normal cell culture medium for 3 hours and then recovered to maintain the culture medium.The mode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g-free extracellular medium for 3 h and then restored the maintenance medium (MK-801) for 30 mins with 10 渭 mol/L MK-801. The MK-801 group was replaced with Mg-free cell culture medium for 3 h and then restored to the maintenance medium.After the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24 hours, the cell viability was detected by the cell count kit CCK-8.Neurona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FCM) double staining of fluorescein Visothiocyanate / Annexin V-FITC / Pi.The expression of Panx-1 in neurons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the expression of Panx-1 mRNA in neurons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al (Time-PCR).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neuronal viability of MK-801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and the expression of Panx-1 mRN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Conclusion blockade of NMDA receptor can inhibit neuronal injury, play a protective role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anx-1 in hippocampal neurons.
【作者单位】: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2016-382)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2HY16-019) 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Z2016s0084)
【分类号】:R7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振国;王新施;陈艳艳;张元涛;郑荣远;;3种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差异[J];医学研究杂志;2013年02期

2 汤健,张万琴,梁熙南,韩济生;电针对大鼠不同脑区内源性鸦片样物质活性的影响[J];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年04期

3 王幼华,,徐珞,毕希铭,陶尚敏;反复癫痫发作对大鼠光辨别学习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年03期

4 许增禄;;脑移植物帮助大鼠认路[J];国外医学情报;1983年02期

5 刘永坚,严徽谨;大鼠全脑性缺血及再灌过程中某些脑生理、生化及形态学变化的观察[J];生理科学;1988年05期

6 徐珞,王海青,陶尚敏,周颖斌;听源性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7 高洪博;王翠兰;荆静;王旭平;;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年05期

8 张克凌,刘晓萍,毕希铭,徐珞,陶尚敏;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的影响及其与铜、锌含量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年02期

9 许春伶;赵倩;王雯;李继梅;脱厚珍;甄攀攀;陈葵;毕鸿雁;;艾塞那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年06期

10 张俊梅;范玉颖;王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神经功能和病理改变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年4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恒;冯国营;刘桂香;;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张宇浩;汪昕;;睾酮对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机制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高英;沈爱国;;β-1,4-GalTI在Lewis大鼠急性EAE模型中的初步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4 高英;沈爱国;;β-1,4-GalT-Ⅰ在Lewis大鼠急性EAE模型中的初步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路蔚;王新平;张文治;阎晓玲;张向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超;吴鹤鸣;井小荣;梁秦川;郭恒;高国栋;张华;;皮层电刺激对抑制氯化铁模型大鼠癫痫发作和改善行为学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王俊;谢俊霞;;6-OHDA单侧损毁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与铁浓度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杨丽平;赵敬湘;王蕴芳;南雪;白慈贤;李露斯;裴雪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的生长[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罗道枢;王玮;;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中的活化[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胡豫;周薇;王华芳;魏文宁;;组织因子在大鼠脑微血管血栓形成中的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万姗姗 记者 王春;转基因“聪明大鼠”学得快记得牢[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夕;曹晓华:制造聪明老鼠[N];北京科技报;2009年

3 张建松;NR2B转基因 “聪明大鼠”诞生[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倩;NALP1炎症小体在大鼠神经痛及痛情绪中的作用及电针缓解痛情绪作用观察[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志福;脊髓脂氧素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李盛杰;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对动脉瘤壁退行性改变影响的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余丽娟;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层和海马COX_2/PGI_2/PPARβ通路变化及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5 周小勤;UC-MSCs通过IL-8促进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建雄;17-AAG在SD大鼠短暂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晁秀华;局部应用壳聚糖—磷酸甘油—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凝胶联合静脉导管治疗大鼠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谢光斌;胞浆型凝溶胶蛋白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范丹峰;甲烷对大鼠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10 王斯达;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模型实验基础及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艳;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iR-21及Bcl-2表达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5年

2 杨永辉;携带VEGF和Ang1基因的BMSCs对缺血缺氧诱导新生鼠PVL模型的干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3 叶婧;中脑多巴胺神经元不同毁损大鼠多巴胺转运蛋白与褪黑素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珠;跑台运动对脑缺血大鼠空间记忆、Ku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周涛;TLR4-MyD88信号通路与大鼠远程缺血后适应脑保护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6 梁鹏;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季亚成;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血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脑组织Foxp3的表达变化及与NSS评分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周方方;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HIF-1α及HSP70表达的影响[D];成都医学院;2015年

9 张坤;MCU、MICU1在大鼠脑梗死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孙晨;头部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mTOR通路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1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51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