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4在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水通道蛋白- + 海马区 ; 参考:《生理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作为水通道蛋白家族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分布,且在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高表达。研究表明,AQP-4可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在维持脑内水稳态、脑体积和神经元兴奋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AQP-4在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及认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不明了。突触功能可塑性的变化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 term depression,LTD),两者被公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海马区是调节学习记忆过程的核心脑区,其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综述AQP-4与海马区突触可塑性及相关学习记忆的关系研究进展,并展望AQP-4作为新的靶点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可能作用,为临床治疗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Abstract]:Aquaporin -4 (aquaporin-4, AQP-4) as one of the water channel protein family,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s highly expressed in astrocytes. Studies show that AQP-4 can 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astrocytes in maintaining the brain water homeostasi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rain volume and neuronal excitability etc. but AQP-4 in synaptic plasticity,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cognitive play role is unclear. Synaptic plasticity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long term potentiation (long term, potentiation, LTP) and long term depression (long term, depression, LTD), both of which are recognized as the neurobiological basi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The hippocampus is the key brain regions regulating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learning and memory are closely rel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its synaptic AQP-4 and sea ca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tic and related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the prospect of AQP-4 may function as a new target in cognitive dysfunction,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dir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学科;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 81373852) the Ke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China(No. 15A310019) PhD Research Fund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ina (No. BSJJ-201510)
【分类号】:R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蕾;张良成;郭永正;;突触可塑性及相关物质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09期
2 彭敏,朱熊兆;心理应激与突触可塑性[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3 ;衰老从40岁开始[J];生物学通报;2004年08期
4 沈方,张晓明,朱f^;学习记忆与突触可塑性及相关物质的研究[J];解剖学杂志;2004年05期
5 孙树敏;刘皓;;神经生长相关蛋白与突触可塑性[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毛慕华;刘宗生;胡江元;;长时程突触可塑性中的突触标识[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7 席艳;万建华;邓锦波;;突触可塑性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和体视学测量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年05期
8 肖胜;章军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和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9 冯波;胡鹏;王蓉;;突触后致密区与突触可塑性[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涛;;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神经振荡和信息流研究(英文)[J];生理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慧;王青云;;突触可塑性影响下的第一类神经元网络的同步分析与放电转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吴鹏飞;胡壮丽;杨远坚;王芳;陈建国;;巯基化合物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3 董智强;陈旭;曹立梅;;神经激肽B1受体与突触可塑性[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陈建国;王芳;胡壮丽;王伟;吴文宁;;能量代谢调节激素对离子通道和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5 吴正治;李明;李映红;张晓丽;贾秀琴;陈蔓茵;;天泰1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电镜定量研究[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贺文彬;张俊龙;陈乃宏;;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开关?[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雍政;颜玲娣;宫泽辉;;噻吩诺啡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8 吴巧凤;卢圣峰;余曙光;;沉默突触在突触可塑性及针灸促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探讨[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澎涛;潘彦舒;黄启福;贾旭;严京;王永炎;;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前胜;董胜璋;陈学敏;;神经细胞粘附分子与学习记忆[A];2003年全国免疫毒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成都军区总医院 张虎军;大脑越用越灵有科学依据[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炜彦;Aβ损伤突触可塑性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姚高毅;二氧化硫诱导学习记忆损伤的分子机制及阻断MAGL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郭琳;PM_(10)及其代表性多环芳烃诱导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其分子机制[D];山西大学;2015年
4 耿媛;高频rTMS改善老龄相关认知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及相关代谢物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5 张斌;Shp2活性在突触可塑性中的调控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关心;Lgr4基因敲除鼠共济失调及小脑突触可塑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熊欢;多巴胺信号系统对小鼠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的调控[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苏立达;小脑浦肯野细胞长时程突触可塑性若干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史学锋;阈下神经活动对大鼠视皮层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10 张萱;早期维生素A缺乏对智力发育及突触可塑性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静静;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治疗前后突触素调节视皮质突触可塑性特征[D];新乡医学院;2015年
2 王玮;一种融合多种可塑性的脉冲神经网络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金霞;自噬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美丽;基于突触可塑性的兴奋性—抑制性平衡及放电率自稳态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杨菊;双受体激动剂CI-1206在Aβ1-42所致小鼠空间记忆障碍和突触可塑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孙婷婷;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对高龄生育子代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霍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D];延安大学;2016年
8 付静璇;自噬对Melamine引起的大鼠认知与突触可塑性的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南开大学;2016年
9 王韶莉;海马CA1区局灶性缺血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10 薛曼;α_5-GABA_A受体介导的持久性抑制在痛觉传递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770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7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