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单纯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9 01:35

  本文选题:脑桥梗死 + 脑白质高信号 ; 参考:《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单纯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其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收集发病48h内经头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证实的138例单纯脑桥梗死患者。入院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将单纯脑桥梗死患者分为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组(END组)和非进展组(非END组)。END组定义为:卒中发生后病情最严重时NIHSS评分较入院增加≥2分或运动障碍评分增加≥1分,且持续时间≥24小时。根据头MRI特点将脑桥梗死分为脑桥上部、中部、下部梗死。根据梗死灶轴位分布特点将脑桥梗死分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及脑桥内部梗死。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定义为基底动脉狭窄率≥50%。参照TOAST分型、Caplan等学者的研究将脑桥梗死的病因分为大动脉闭塞性病变(Large artery occlusive desease,LOAD)、基底动脉分支病变(basilar artery branch disease,BABD)和小血管病变(small-artery disease,SAD)。根据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部位分为脑室旁高信号和皮质下高信号。通过Fazekas评分,对脑室旁和皮质下高信号分别评分,将0-1分分为轻度组,2-3分为重度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分别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空腹血糖及血脂等)及影像学资料,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单纯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结果:1.单纯脑桥梗死一般资料和病因的比较:在138例单纯脑桥梗死的患者中,其中END组46例,非END组92例。在单因素变量分析中,END组的空腹血糖高于非END组(8.33±2.93mmol/L对7.19±2.87mmol/L,t=-2.178,P=0.031);END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END组(3.65±2.77对2.37±2.06,t=-2.783,P=0.007);END组出院时的mRS评分明显高于非END组(3.15±0.94对0.99±1.02,t=-12.050,P=0.000);END组出院时mRS评分≥3分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非END组[35/46(76.1%)对9/92(9.8%),X2=62.077,P=0.000]。在单纯脑桥梗死病因分型中,LOAD的患者有43例,BABD患者55例,SAD患者40例,分别占脑桥梗死患者总数的31%、40%和29%。2.END组与非END组影像学资料的比较:单因素变量分析中,END组脑桥下部梗死发生率高于非END组([18/46(39.1%)对16/92(17.4%),X2=7.805,P=0.005];END组梗死层面的最大直径大于非END组(14.00±5.03mm对10.21±4.52mm,t=-4.472,P=0.000);END组梗死层面最大直径15mm的构成比高于非END组[(15/46(32.6%)对15/92(16.3%)X2=4.792,P=0.029];END组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发生率高于非END组[41/46(89.1%)对48/92(52.2%),X2=18.29,P=0.000];END组基底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非END组[22/46(52.2%)对22/92(23.9%),X2=11.022,P=0.001];END组重脑室旁高信号的构成比高于非END组[30/46(65.2%)对32/92(34.8%),X2=11.480,P=0.001];END组重度皮质下高信号(SCWMH)的构成比高于非END组[35/46(76.1%)对40/92(43.5%),X2=13.143,P=0.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桥下部梗死[OR=3.686,95%CI 1.310~10.372,P=0.013];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OR=6.695,95%CI 1.996~22.450,P=0.002]、重度脑室旁高信号[OR=2.540,95%CI 1.035~6.236,P=0.042]及重度皮质下高信号[OR=2.624,95%CI 1.037~6.644,P=0.042]是单纯脑桥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结论:1.脑桥下部梗死、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重度脑室旁及皮质下高信号是单纯脑桥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2.基底动脉分支病变是单纯脑桥梗死的主要病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广滨,刘群,范佳;脑桥梗死62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6期

2 Vemmos K.N.;Spengos K.;Tsivgoulis G. ;王晓琳;;脑桥梗死的病因机制和远期预后[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3 汪国胜;钟平;;脑桥梗死23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6年02期

4 周铁宝;张昕红;;脑桥梗死引起异地语言综合征1例报告[J];吉林医学;2006年09期

5 刘春红;戴怀静;;脑桥梗死86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03期

6 孙翠梅;于宗明;续运勤;;脑桥梗死78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8期

7 吴日圣;;貌似幕上病变的老年脑桥梗死16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3期

8 扈明侠;;急性脑桥梗死4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18期

9 李菁晶;鞠奕;王春雪;;脑桥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14期

10 吴菁;李威;;脑桥梗死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褚丽芳;李志立;冯荣芳;王建华;;脑桥梗死致八个半综合征1例报道[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昊;孤立性脑桥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预测因素:回顾性病例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姚璇;179例单侧脑桥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3 罗颖;单纯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4 陶丽红;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脑桥旁正中梗死与脑桥腔隙性梗死的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尼沙古丽·吐尔逊;脑桥梗死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CISS分型及与前循环梗死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6 孙翠萍;瞬目反射对脑桥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D];郑州大学;2003年

7 林琳;慢性期脑桥梗死患者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多模态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71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71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5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