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效果

发布时间:2018-04-20 01:18

  本文选题:脑卒中 + 足下垂 ; 参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2期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效果和步态改善结局。方法选取128例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4 w 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小腿三角肌痉挛、三维步态(空间参数、时间参数)、胫前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肌电积分值、平均肌电值和协同收缩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94%,高于对照组的67.19%(P0.05);Fugl-Meyer评分、AROM水平高于对照组,MA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时间、空间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肌电值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疗效确切、作用显著。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gait improvemen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foot drooping in convalescent stroke. 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foot drooping in convalescent period of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64) and control group (n = 64).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4 weeks for 3 ~ 4 course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uglMeyer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active joint motion, leg deltoid muscle spasm, three-dimensional gait (spatial parameter, time parameter), anterior tibial muscl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RMS, EMG integral value, mean myoelectric value and co-contraction rat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9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7.19) and the level of arom in Fugl-Meyer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patial parameter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electromyography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re effectiv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oot drooping in convalescent stage of strok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体检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电图室;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力;赵广文;;脑卒中恢复期死亡16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2期

2 王志国;胡军;谭翠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心理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年02期

3 李杏珍,姜爱华;社区中脑卒中恢复期患手强制使用训练的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09期

4 苗惠霞,刘萍;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健康教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5期

5 黄景明;李燕琼;;脑卒中恢复期3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1期

6 王光宇;;脑卒中恢复期猝死12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年07期

7 邓颖珠;潘敏;袁英;;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活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08期

8 闫青;尹萍;马国华;;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的需求调查[J];临床军医杂志;2008年01期

9 倪白妹;邹云;刘英华;;健康促进在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成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03期

10 冯淑英;许海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心理干预的开展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斌;李惠玲;;脑卒中恢复期高压氧疗效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高压氧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奎;窦祖林;周利红;兰月;;感觉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站位平衡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勇飞;张国庆;;脑卒中恢复期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辨治思路探讨[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安刚;崔琳琳;;脑卒中恢复期的中医诊疗(摘要)[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周雪梅;李桂珍;李为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奎;朱洪翔;郑金利;;减重平衡训练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及ADL能力影响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姜文文;孙睿;燕铁斌;谭志梅;吴伟;;模拟正常行走模式的FE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1[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8 周雪梅;李桂珍;李为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姜文文;孙睿;燕铁斌;谭志梅;吴伟;;模拟正常行走模式的FE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晓佳;;肩胛骨稳定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侧疼痛肩的治疗效果[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御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高业松;表面肌电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痉挛评定的临床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姚启萍;自我管理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知信行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6年

4 朱勤贤;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野;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李文纯;经筋刺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75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75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