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orf72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Corf + 肌萎缩侧索硬化 ; 参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8期
【摘要】: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腱反射亢进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体征。ALS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于3~5年内死于呼吸机麻痹。目前认为ALS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1])。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多种ALS突变基因,如:SOD-1、TDP43、FUS、C9orf72、VAPB、
[Abstract]: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involving upper and lower motor neurons. The main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ere muscle atrophy, tendon hyperreflexia and other symptoms of upper and lower motor neuron damage. There wa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LS. The patients died of ventilator paralysis in more than 3 ~ 5 year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ALS is related to genetic factors, viral infection, oxidative stress, excitatory amino acid toxicity and neurotrophic factor deficiency. So far, a variety of ALS mutation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such as TDP43FUSC9orf72VAPB,
【作者单位】: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60042,81160161,81360198)
【分类号】:R74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倩,王国庆,牛金霞,于国平;青年人肌萎缩侧索硬化19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2 樊东升;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5期
3 景慧,申世平;肌电图在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7期
4 蒋雯巍;蒋雨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04期
5 卢少军;龚林;赖福生;孙月娟;焦冬生;;肌萎缩侧索硬化2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6年05期
6 ;肌萎缩侧索硬化自评量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8期
7 冉敏;苏慧;吴士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流涎的综合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8 郭洁;汪志云;;肌萎缩侧索硬化治疗研究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3期
9 ;微RNA可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01期
10 杨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惠芳;樊东升;沈扬;张俊;张华纲;鲁明;王小飞;康德宣;;肌萎缩侧索硬化115例院前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韩立影;方琪;;自噬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生物学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季滢;卫玲;邓敏;汪凯;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认知改变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如奎;;肌萎缩侧索硬化[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施天明;丁美萍;;53例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诊断过程分析[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晓光;崔丽英;张江鹄;;肌萎缩侧索硬化易感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苏宗权;吴志英;王柠;;肌萎缩侧索硬化致病基因研究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张俊;徐迎胜;郑菊阳;张朔;康德tD;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痛觉通路的传导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解自行;黄红云;陈琳;郗海涛;张峰;刘彦铖;;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杨蓉;陈德智;黄睿;宋伟;赵璧;周东;商慧芳;;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死因和死亡地点的系列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不要轻信广告[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 不能轻信广告[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旺;我国肯尼迪病患者基因型表型关系及其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特点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博;肌萎缩侧索硬化认知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王晴;重复神经刺激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4 姜良军;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及致病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林一聪;肌萎缩侧索硬化多态性关联分析及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6 张洁;重复电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应用价值及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7 肖向建;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张碧云;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殷飞;肌萎缩侧索硬化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谱筛选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邹漳钰;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遗传学和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愉;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MRI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李惠敏;肌萎缩侧索硬化在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性别差异[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马琳;肌萎缩侧索硬化预后相关的血液学标志物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刘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李思远;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磷酸化神经丝蛋白重链水平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张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模型中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李辉;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内在高兴奋性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李少宁;朊蛋白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关系的最新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姜涛;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血清肌酸激酶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6年
10 刘安;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19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81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