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本文选题: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 磁共振成像 ; 参考:《中国卒中杂志》2016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4例RPLES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病因包括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妊娠子痫,腰椎手术后。所有病例均有癫痫大发作及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行为异常。其中肢体瘫痪1例,失语1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影像学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以顶枕叶为主白质及灰质病变,病变范围可累及额颞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T_2加权像、平扫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均呈高信号,T_1加权像呈略长信号,1例磁敏感成像上呈微出血。结论头痛和癫痫发作是RPLES的主要临床症状,多种病因可引起RPLES,影像学改变以皮质及皮质下水肿为主。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RPLESs). Methods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4 cases of RPLES in 306 Chinese PLA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causes included renal insufficiency, hypertension, eclampsia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lumbar surgery. All cases had seizures and headache, nausea and vomiting, abnormal mental behavior. There were 1 case of limb paralysis, 1 case of aphasia and 1 case of epileptic status. The imaging findings were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parietal occipital white matter and gray matter lesions, which could involve frontotemporal lobe.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sonance) were as follows: (1)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 was appending 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C) / T _ 2 weighted image, and the fluid attenuation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 was high signal T _ (1) weighted image with slightly longer signal in one case with microhemorrhage on magnetic sensitivity imaging. Conclusion headache and epileptic seizure are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of RPLES. RPLESs can be caused by many causes. The imaging changes are mainly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edem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神经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磁共振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妇产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
【分类号】:R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斌;张桂莲;王虎清;张茹;吴海琴;;不同病因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欧明辉;;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有,王东,朱玉飞;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2 卢明科;张三海;李珍萍;;影像学检查的合理选择[J];人民军医;2009年01期
3 吴昊;付国惠;;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17期
4 毛新远,陈燕,徐江莉,蔡莉,张海英,姚桂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检查及比较[J];同位素;2001年Z1期
5 王颖;急诊患者影像学随诊检查的重要性——急诊影像学检查的时效性与诊断效果关系浅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年04期
6 杨晓华,郑继红,王峰;1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甘新莲,张建华,潘初,徐安辉;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附21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3年12期
8 麦伟文,宋亭,王正维;急症病人影像学检查方式的选择[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9 许顺良,毕建忠,朱正禹,来超,赵翠萍,王频;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J];山东医药;2004年01期
10 李海荣,方燕南,陶玉倩;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附25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福典;谭惠斌;;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哲学思考[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2 路世龙;;儿童在影像学检查中的防护[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甘煜东;丁晶;徐永清;杨军;邬江;沙勇;;髁间前棘骨折的诊断与微创治疗[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春野;李靖宇;王洪津;王冬冬;尹琳;;23例moyamoya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耿坚;张闽光;;如何在影像学中西医结合工作中体现中医特色[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诊断与研究学习班论文集[C];2007年
6 黄海娟;周水珍;朱珍;;小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王伟林;牟凌骏;郑树森;;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A];2004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王岚;;颅颈动脉夹层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章士正;;肝脏少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贾晓红;詹维伟;;乳腺炎症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雪原;医生眼里的影像学检查[N];健康时报;2014年
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 王骏;看病怎样少照片子?[N];健康时报;2007年
3 上海市胸科医院急诊科 李延文 蒋锦琪 主任医师;并非万能的影像学检查[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4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刘光伟;查肝病,,影像学检查不能省[N];健康时报;2014年
5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教授 屈辉;骨关节疾病 选哪项影像学检查[N];健康报;2009年
6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肖承江;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进行影像学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4年
7 王骏;怎样避免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 李坤成 周仲藩 谢应朗;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N];健康报;2007年
9 高家骏;极易误诊的颈心综合征[N];健康报;2003年
10 刘海鹰;腰椎病选择疗法因人而异[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志华;脑缺血半暗带影像学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光辉;AS髋关节受累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相关性探讨[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李德丽;肛瘘影像学分类及分级初探[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杨伟铭;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区域定位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史永惠;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综合影像学分期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耿健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关关系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婷婷;影像学上大脑深部灰质核团对称性病变的病因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南明哲;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对照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9 李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冯海燕;急性脑梗塞症状学分类与影像学分类及病因学分类之间的关系[D];青岛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24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82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