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α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本文选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神经病理性疼痛 ;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P)发病机制复杂,传统的抗炎药、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在NPP的治疗中非常局限,这使得NPP的治疗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点和优势如:增殖率高、遗传稳定、低免疫原性、免疫调节作用等特点,而直接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但BMMSCs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在微量促炎因子作用下即可活化,活化后的MG可释放大量主导NPP发生与进展的炎性介质。因此,调节MG过度活化成为治疗NPP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MSCs可被移植微环境中的促炎因子激活,通过自身旁分泌功能抑制MG过度活化进而减轻NPP的发展。但目前促炎因子预处理BMMSCs作用于NPP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预处理BMMSCs在NPP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目的:探讨TNF- α预处理的BMMSCs对CCI大鼠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实验内容:1、培养并鉴定BMMSCs。2、体外情况下TNF- α预处理BMMSCs对其抑制MG活化作用的影响3、鞘内注射经TNF-α预处理的BMMSCs对CCI大鼠MG活化及疼痛行为的影响实验方法:1、采用贴壁分离法从雄性SD大鼠(3-4周龄)的股骨中分离BMMSCs。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2、选择雄性SD大鼠(6-8周龄)120只,参照Bennett法制备CCI模型,随机分为3组(n=40);①CCI组(A组):造模后第7天鞘内注射不含BMMSCs的PBS 20 μl;②BMMSC移植组(B组):造模后第七天鞘内注射含BMMSCs(1×106/只)的PBS20μl;③TNF-α预处理BMMSCs组(C组):造模后第七天鞘内注射含TNF-α处理后的BMMSCs (1×106/只)的PBS20μl。3、观察各组大鼠在手术前1天,术后第3、7、14、21、28天PWL、PWT。4、分别于手术前一天,术后第3、7、14、21、28天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分别取大鼠脊髓(SL)、腰段背根神经节(DRG)。采用ELISA技术检测SL、DRG内TNF-α、IL-6、IL-10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术后14天取SL、DRG,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L、DRG小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物CD68的表达水平。5、为进一步验证BMMSCs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体外情况下采用LPS诱导MG活化,采用共培养的方法来检测BMMSCs对LPS活化后的MG的作用。利用含1000ng/ml的TNF-α完全培养液对BMMSCs进行预处理;利用LPS (10μg/ml)诱导大鼠MG活化。MG分离纯化后,以1x105/孔种植于6孔板中,按以下分组将MG和BMMSCs进行共培养24h。B组(单纯BMMSCs组)、L+B 组(LPS+ BMMSCs 组)、T+B 组(TNF-α 预处理 BMMSCs 组)、L+T+B 组(LPS+TNF- α 预处理 BMMSCs 组)、M 组(单纯 MG 组)、L+M 组(LPS+MG 组)、B+L+M 组(BMMSCs+LPS+MG 组)、T+B+L+M 组(TNF-α预处理 BMMSCs +LPS+MG 组)。6、24h后,取培养液上清,采用ELISA技术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6、IL-10等炎性因子表达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MG表面标记物CD68抗体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1、采用贴壁分离法培养的BMMSCs,随着细胞不断传代纯化,细胞形态呈长梭状且呈旋涡状排列,细胞表型鉴定结果如下:CD29表达率99.59%,CD90表达率83.95%,呈阳性;CD34表达率0.1%, CD45表达率7%,呈阴性。2、与CCI组、单纯BMMSC组相比,TNF-α预处理BMMSCs组术前1天、术后28天PWT和P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天PWT和PWL逐渐降低,术后第7天降至最低,之后缓慢升高,于术后28天恢复至基线水平,在此期间TNF-α预处理BMMSCs术后7、14、21天PWT、PWL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可见TNF-α预处理BMMSCs组大鼠精神状态好,术侧伤口恢复较快;与CCI组和单纯BMMSC组相比,差异显著。3、BMMSCs移植后进行ELISA检测发现:TNF- α预处理BMMSCs组腰段脊髓、腰段背根神经节内TNF-α、IL-6等促炎因子含量在术后第3、7天明显升高,术后第14、21天促炎因子含量逐渐降低,术后28天促炎因子含量达到基线水平,与CCI组和单纯BMMSC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TNF-α预处理BMMSCs组腰段脊髓、腰段背根神经节内抑炎因子IL-10在术后第3、7表达呈低水平,在术后第14天逐渐上升,21天达到高峰,术后28天基本降至术前水平,与CCI组和单纯BMMSC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与CCI组和单纯BMMSC组相比,SL、DRG中小胶质细胞CD6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D68在CCI组和单纯BMMSC表达无明显变化。5、L+M组小胶质细胞的CD68表达增高,分泌TNF-cα、IL-6含量明显增多;B+L+M组以及T+B+L+M组的小胶质细胞CD68表达水平、TNF- α、IL-6分泌量低于L+M组,且B+L+M组与T+B+L+M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结论:1、BMMSCs移植调节CCI大鼠的疼痛行为,发挥镇痛作用,经TNF-α预处理BMMSCs镇痛效果更强。2、体外实验下,BMMSCs和经TNF- α预处理的BMMSCs均可抑制LPS诱发的MG的活化且经TNF-α预处理后的BMMSCs对MG活化的抑制作用更强。3、经TNF- α预处理BMMSCs可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并降通过低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抑炎因子水平来减缓CCI大鼠的疼痛行为。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re - treatment of BMMSCs on the activation of MG in rats .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NF - 伪 , IL - 6 , IL - 10 and IL - 10 were measured by ELISA . The expression of TNF - 伪 , IL - 6 , IL - 10 in the supernatant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 Compared with the CCI group and the simple BMMSC group , the levels of CD68 , TNF - 伪 and IL - 6 in the spinal cord and lumbar spinal dorsal root gangli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CI group and the simple BMMSC group ( P < 0.05 )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凯,罗爱伦;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进展[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年02期
2 赵欣,徐建国;神经病理性疼痛病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年05期
3 王景阳;;加深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J];疼痛;2004年Z1期
4 张殟,李兴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及治疗研究现状[J];甘肃科技;2005年04期
5 毛鹏;薛富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6年02期
6 闫洪彦;王波;王艳姝;田亚萍;虞雪融;黄宇光;;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的表达变化[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李琦;曾炳芳;王金武;;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8 贺奇志;郝吉生;周黎明;邹定全;蔡璐;;地震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J];人民军医;2009年04期
9 郑卫红;杨红卫;;化疗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0年09期
10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进展专栏[J];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彬;杨晓秋;刘小男;;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与疼痛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刘敬响;周成华;武玉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一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暨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徐建国;;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靶点和药物[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5 丁震宇;杜成;谢晓冬;;癌症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新进展[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6 周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宁夏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首届疼痛诊疗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7 姚永兴;;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靶点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姚永兴;;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靶点研究进展[A];第三届浙江省疼痛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9 宋学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机制和治疗新靶点[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10 于生元;;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卫红;神经病理性疼痛:困扰医患双方的临床难题[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朱国旺;神经病理性疼痛尚缺有效治疗手段[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王丹;新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共识发布[N];健康报;2013年
4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齐芳;“帮病人缓解疼痛”[N];光明日报;2010年
5 记者 刘欣茹;200家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心将建[N];健康报;2012年
6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 陈琳 黄红云 左焕琮;神经痛可采用修复治疗[N];健康报;2011年
7 王迪;神经痛药物市场有利可图[N];医药经济报;2005年
8 吴志;顽固性疼痛治疗新理念[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记者 林世才 张清ng 通讯员 陈鹏辉;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手术治疗[N];健康报;2014年
10 董国平;好定位助临床推广“三级跳”[N];医药经济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婷;钾通道KCNQ2/3/5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亭亭;新型强效5-HT/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阿姆西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金桂林;钩吻素子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与其调节脊髓神经胶质细胞以及TSPO的关系[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4 冯伟;MC4R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传导机制[D];青岛大学;2015年
5 赵洋;MC4R通过JNK信号通路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曲玉娟;TRPV4-MAPK通路在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葛彦虎;脊髓背角内质网应激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脊髓伤害性环路去抑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8 夏天娇;神经病理性疼痛节律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许盈;钩吻素子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其脊髓分子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10 罗裕辉;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变化及肉毒杆菌毒素A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春彦;TNF-α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
2 徐瑞艳;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早期脊髓小胶质细胞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7年
3 冷冬梅;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调查[D];四川大学;2007年
4 魏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调查[D];浙江大学;2012年
5 王鹏磊;选择性COX-2抑制剂替泊沙林在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激活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6 金建萍;川芎嗪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GAP-43mRNA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7 王志桐;2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8 刘瑞杰;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脊髓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许雅琼;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氧化苦参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润芝;中文版DN4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的制定与评估[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5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84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