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35、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本文选题:脑梗死 + 白细胞介素- ; 参考:《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IL-35、MMP-9水平,并分析IL-35、MMP-9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组的患者41例,稳定斑块组的患者48例。易损斑块组血清IL-35水平(17.89±7.21 ng/m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9.08±3.45 ng/ml)(P0.05)。MMP-9水平易损斑块组(430.36±72.78 ng/ml)亦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305.16±45.63 ng/ml)(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35、MMP-9水平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interleukin-35 (IL-35),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Eighty-nin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vulnerable plaque group and stable plaqu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tabil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The serum level of IL-35 MMP-9 was detected by Elis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L-35 MMP-9 and plaque stability was analyzed. Results 41 case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vulnerable plaque group, 48 cases of stable plaque group. The level of serum IL-35 in vulnerable plaque group (17.89 卤7.21 ng / m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table plaque group (9.08 卤3.45 ng/ml)(P0.05).MMP-9), and that in vulnerable plaque group (430.36 卤72.78 ng / m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table plaque group (305.16 卤45.63 ng / ml).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serum IL-35-MMP-9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carotid plaque.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560210) 广西卫计委资助项目(No.Z2015304)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岳蕴华;白旭东;张小宁;刘毓;毛洁萍;曾海波;地拉娜木;杨小英;米合热依;;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其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年02期
2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静;李晨曦;范百亚;强彩芹;高焱;;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与静脉溶栓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关系[J];血栓与止血学;2017年04期
2 谭慧敏;郑兴荣;詹桦;;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改良TOAST分型危险性因素回归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13期
3 刘建民;;151例卒中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病原菌特点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年04期
4 戴贤勇;王燕;陈玮;;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探讨[J];重庆医学;2017年21期
5 戚志强;董海蓉;周红;陆敏艳;杨玉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与血清Lp-PLA2水平的相关性[J];江苏医药;2017年14期
6 李舟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7期
7 李燕华;范秉林;韦俊杰;李晓峰;封浑;韦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35、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7期
8 李春光;;穿支动脉型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年07期
9 刘国平;郭慕荣;;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年07期
10 张素勤;邱晓岚;魏玮;;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针疗法治疗老年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7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梦怡;周俊山;刘宇恺;张利贞;;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02期
2 张丽;张颖冬;李继民;张晓雷;;基质金属蛋白酶-9/C1562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6期
3 丁德云;吕传真;丁美萍;苏炳华;陈峰;;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年05期
4 杨琦;丁宏岩;韩翔;董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监测与预后的初步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2期
5 张明;徐丽君;邓丽影;卢洁;任慧;杨期东;胡治平;郭崇伦;莫家鹏;;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年02期
6 谭燕;刘鸣;王清芳;阳清伟;谈颂;吴波;;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01期
7 崔丽英,刘秀琴,朱以诚,樊东升,谢汝萍,沈杨,张微微,杨新平,哈志远,李玲,冯亚青,李舜伟;dl-3-正丁基苯酞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年04期
8 崔丽英,李舜伟,吕传真,董强,董鹏,史朗峰,黄鉴政,毛善英,张朝东,曹云鹏,聂莹雪,王维治,梁庆成,杨春晓,董为伟,李光勤,彭国光,罗祖明,何俐,万琪,韩军良,黄如训,李玲,李承宴,蒙振中;恩必普软胶囊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3期
9 顾学兰,丁新生,狄晴,赵忠新,陈家慧,李健华;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年02期
10 全国降纤酶临床再评价研究协作组;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再评价(Ⅱ)[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凤石,巩岩霞,葛进,朱玉霞,吴岩,赵明,张秀泉,姜霞,郭金玲,王金良;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12期
2 李桂英,孟秋云;欣坦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7期
3 马可夫,楮晓凡;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1期
4 郑晓红;硫酸镁佐治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09期
5 郭百海;周丽;;经颅超声多普勒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S2期
6 翁保慧;;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薛新宏;王大力;彭延波;张江;高素玲;常莉莎;张丽;赵晓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郭秀凤;李运刚;李化勇;夏英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10期
9 马莉莎;刘仲华;隋彩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年05期
10 王永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菊明;;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允岭;;急性脑梗死毒损脑络学说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A];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专家讲义及论文汇编[C];2010年
3 毛锐;聂志余;靳令经;封亮;陈玉辉;李云霞;;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类型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张小雨;张凤;王栋;张媛媛;李晓红;;急性脑梗死后血糖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研究[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耿亚兰;钟传林;杨清桦;;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A];贵州省医学会第八届神经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路清;崔爱勤;刘锦峰;张运生;王惠聪;郭学英;刘改生;郭志昌;;不同剂量金尔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吴云成;赵永波;谈永基;乔健;吕传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军;富昭;鱼博浪;张明;丁晖;吴兰琴;邵莹;刘庆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A];人体断面数据获取与图像处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苏庆杰;陈志斌;蔡美华;王W,
本文编号:1883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88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