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技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所致肢体畸形1例
本文选题:Ilizarov技术 + 肝豆状核变性 ; 参考:《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年04期
【摘要】:正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以青少年为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1])。其特点为铜代谢障碍导致铜在体内过度沉积,主要累及肝脏、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及角膜,病变特征性地分布于脑组织、肝脏、肾脏及角膜等处。由于铜离子在各脏器沉积的先后不同和数量不一,其临床出现多种多样。可有较广泛神经系统损
[Abstract]:Ortho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also known as Wilson's disease, i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copper metabolic disorder ([1]). 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pper metabolism disorders resulting in excessive deposition of copper in the body, mainly involving the liv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kidney and cornea,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brain tissue, liver, kidney and cornea, and so 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deposition sequence and quantity of copper ions in various organs, its clinical appearance is varied. May have extensive neurological damage
【作者单位】: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
【分类号】:R7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雅碧;肝豆状核变性八例误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0年01期
2 彭韶,杨芬,张贵格;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5例误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年05期
3 柳锡永,吕凤菊,施文忠;小儿肝豆状核变性29例误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4期
4 黄海波,张旭,郑荣远;肝豆状核变性误诊1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6期
5 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年02期
6 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王亚萍,戴宇文,汤文娟;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15例[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年04期
8 殷会玲,姜红;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与对策[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0年05期
9 李初阳;肝豆状核变性一例[J];九江医学;2000年02期
10 王玉珍,林爱清;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一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君霞;范贤峰;许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凝指标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梁艳;褚燕君;;肝豆状核变性86例临床分析[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3 孙凤霞;;肝豆状核变性12例报告[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郑春华;张洪球;;肝豆状核变性53例临床分析[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泽坤;宋平;游良蕴;程敬亮;任翠萍;张焱;;肝豆状核变性的脑MRI诊断[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泽坤;;肝豆状核变性的脑MRI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周红平;饶兆英;钟建明;;江西籍肝豆状核变性第八外显子突变的研究[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马瑾;钟勇;董方田;施维;王韧琰;王湘燕;;肝豆状核变性及眼部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生弟;罗晓光;;肝豆状核变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苏春芝;;肝豆状核变性诊治1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旭;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N];健康报;2007年
2 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教授 杨旭;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病例分析[N];健康报;2007年
3 朱广苓 陈颖;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N];健康报;2009年
4 周颖;安徽省中医院肝豆状核变性研究取得系列成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尹慧文;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率高[N];大众卫生报;2012年
6 杨任民;铜与肝豆状核变性[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娇子;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八成被误诊[N];广东科技报;2004年
8 记者 左朝胜;我国肝豆状核变性研究获突破性进展[N];科技日报;2001年
9 黄树春;眼科助诊肝豆状核变性[N];健康报;2007年
1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 何纲;半数肝豆状核变性被误诊[N];大众卫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沁韵;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骨质疏松可能原因分析以及骨关节病变的临床特点[D];复旦大学;2014年
2 章悦;中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量表编制及头影测量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张东锋;WD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关系,基因型—表型关系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疗效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谷绍娟;肝豆状核变性遗传和致病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易露茜;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叶盛;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外显子突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徐鹏景;弱视和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视觉认知功能损害机制的噪音与模型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童德军;湖南地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热点和多重PCR反向杂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程琪;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孙明然;伴有肝脏损伤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变异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婷婷;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应评价及对铜负荷大鼠干预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伟;330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颅脑核磁共振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相关性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杨秋水;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胡雅;肝豆状核变性抑郁的临床特征及解郁疏肝汤干预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吉一U,
本文编号:1929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92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