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睡眠时长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选题:睡眠时长 +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 参考:《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卒中复发更易造成患者致残及死亡。为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原因,文中探讨夜间睡眠时长对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并按照病史分为首发组及复发组。分析入组对象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资料;选取同期20名门诊患者进行PSG监测并作为对照。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睡眠总时长(TST)、性别及年龄。将年龄、性别、TST作为自变量,缺血性卒中复发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TST[(5.59±1.62)h]分别短于初发组[(6.56±0.99)h]及对照组[(7.19±0.61)h],且初发组TST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睡眠总时长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TST的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风险越大。结论睡眠时间缩短可能会导致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增加,需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Abstract]:Objective Ischemic stroke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Stroke recurrence is more likely to cause disability and death.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auses of recurrence of ischemic stroke, the effect of night sleep duration on the recurrence of ischemic stroke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October 2016, 7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rch 2016 to October 201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divided into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recurren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The results of polysomnography (PSG) were analyzed, and 20 patients with PSG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Total sleep duration, sex and age were recorded in all subjects. Age, sex and TST were regard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ischemic stroke recurrence as dependent variable. Logistic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TST [5.59 卤1.62h] in relapsing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primary group [6.56 卤0.99h] and control group (7.19 卤0.61h), and the time of TST in primary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5). Logistic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otal sleep duration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recurrence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the decrease of TST, the risk of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increased. Conclusion shorter sleep time may lead to increased risk of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which should be concerned by clinicians.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新峰;;基于综合评估的缺血性脑卒中处理策略[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年11期
2 李芸;樊新颖;;脑微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关联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年11期
3 尹铁伦;杜志华;;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5年08期
4 林涛;;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5期
5 丁琳;胡小波;;睡眠剥夺对机体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雅丽;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记忆和神经递质的影响及中西药的干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珊珊;徐娟娟;吴丙云;;慢波睡眠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7年28期
2 郭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睡眠时长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年07期
3 黄云祥;周青;安静;才卫川;吕伟;;速溶芦笋粉改善睡眠作用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7年06期
4 陈凯婷;罗星星;莫新;陈家强;仇颖妍;;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7年06期
5 董坤;;论疲劳审讯的认定及其所获证据之排除[J];现代法学;2017年03期
6 孙晓焕;夏爽;;脑微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年03期
7 黄云祥;;速溶芦笋粉改善睡眠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11期
8 段青峰;;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18期
9 单迎颖;李文;钟驰;王洪海;;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与危险因素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年08期
10 郭言;李合华;岳学静;宋志秀;张平;闫海清;李彤;;豫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兴道;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睡眠剥夺大鼠血清的初步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2 姚朝宗;睡眠剥夺对大鼠不同脑区5羟色胺1A受体、多巴胺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韵;郝咏刚;董谦;李淑娟;胡文立;;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4年05期
2 孙文;郭芮兵;;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模式[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11期
3 任东;杨晓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相关性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10期
4 张鹏;毕齐;;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调查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2年04期
5 汪亚坤;赵辉;翟琼琼;王燕燕;郭书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脑梗死病例特点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1期
6 刘逾前;朱丹;吕淑萍;吕晓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2期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8 吴瑜霞;龚兰;杨秀华;陈振宇;杨英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E与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35期
9 范进;李倩;陈光辉;;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微栓子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9期
10 谈晓牧;刘建国;刘怀翔;耿晓坤;朱浩猛;孟繁花;张伟东;魏建朝;杜会山;;Hhcy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及相关死亡事件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彤;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机制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绍则,陆健,卢永彪;缺血性脑卒中302例分析[J];现代康复;2000年13期
2 宋彩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1年03期
3 王玉玲;老年人饮食、生活习惯与缺血性脑卒中[J];医学综述;2001年04期
4 谭清华,赵忠新,邵福源,李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激活诱导分子的表达[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年01期
5 王凤芹,刘翠梅;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个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2年07期
6 王德仙;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3期
7 罗春华,李国静,赵武,陈华蓉;1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和血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3年04期
8 陈义禄;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35例诊治体会[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年04期
9 陈小转,陈志祥;30例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流变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年03期
10 郭罗勇,钟红跃;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健蓉;许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规律临床研究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肖艳;张晓莺;何瑛;李燕云;徐隽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孟昭义;李琳;张国斌;;缺血性脑卒中病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申素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再复发的影响[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沈介明;熊立凡;;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袁荣峰;谢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泽军;褚泰伟;刘新起;王祥云;;缺血性脑卒中示踪剂的设计、合成、与药理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子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再复发的影响[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白亮;;基层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康复中存在的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石娟;孔德磊;马跃文;王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新;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丁香;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葛宗渔 整理;远离缺血性脑卒中要把“坏胆固醇”控制好[N];光明日报;2014年
4 卫讯;未来三年我国将完成100万人脑卒中筛查[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附二医脑科康复中心 王小同;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N];温州日报;2005年
7 杨声瑞;赵强;预警脑卒中发生研究有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文郁;缺血性脑卒中要对症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付东红;血压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蓝天;脑卒中不等于脑出血[N];民族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平;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童叶青;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炎症因子及候选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毛蕾蕾;调节性T细胞输注移植对缺血性脑卒中tPA溶栓后出血转换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4 彭洁;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振昶;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易感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韩新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thepsin S/Cystatin C水平与动脉斑块性质及短期预后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柏盈盈;内皮祖细胞和p38 MAPK抑制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影像学评价[D];东南大学;2015年
8 金鑫;胆碱对缺血性脑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药理学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9 孟冲;关于CYP4F2基因rs2108622位点多态性不同遗传模式下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10 朱晓岩;miRNAs、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余德标;“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黄冰;基于干细胞的新型靶向复合生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郭泽铭;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的关系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亚新;Lokomat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6 廖少钦;电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DTI评价[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刘丽娟;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支晓东;支架预防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长期随访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9 陈丽霞;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范玉佳;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启动子区SNPs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及初步功能鉴定[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92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99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