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对卒中风险及早期症状的认知情况调查
本文选题:心房颤动 + 脑卒中 ; 参考:《中国循环杂志》2016年12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336例住院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住院房颤患者对卒中风险及早期症状的认知情况。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2014-04-01至2014-10-01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超过3天确诊为房颤的336例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336例房颤患者,共完成300份(300例)问卷,其中知晓房颤可增加卒中风险131例(43.7%),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者169例(56.3%)。调查对象对卒中早期症状的知晓率为41.3%~79.3%,而能全部识别5个卒中早期症状的患者仅为25.3%(76/300)。结论:本组房颤患者对其卒中风险及卒中早期症状认知情况欠佳,医护人员需进一步加大对此类患者的宣教力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of stroke risk and early symptoms in 336 in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Methods: from 2014-04-01 to 2014-10-01, 336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Results 300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in 336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mong them, 131 (43.7%) were aware of AF and 169 (56.3%) were unknown or uncertain. The rate of awareness of the early symptoms of stroke was 41.3% (79.3%), while that of the patients who could identify all 5 early symptoms of stroke was 25.3% (76 / 300).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stroke risk and early strok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s poor, and medical staff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these patients.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分类号】:R541.75;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卒中风险春季最高[J];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07期
2 王德任;张世洪;刘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价[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年04期
3 ;增加卒中风险的常见病因[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4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可增卒中风险[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7期
5 冷昕yN;王伊龙;王拥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1年03期
6 曲源;;如何减少卒中风险[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3年09期
7 周玉成;;7种简单改变可降低卒中风险[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3年10期
8 Tirschwell D.L.,Smith N.L. ,Heckbert S.R. ,胡慧敏;卒中亚型及患者亚群胆固醇水平与卒中风险改变的相关性[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5期
9 Van Rijn M.J.E;Slooter A.J.C;Bos M.J;C.M. Van Duijn;郭中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启动子的多态性、卒中风险及卒中后存活情况:鹿特丹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10 相洪琴;;摄取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卒中风险[J];国外医学情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燕;管阳太;;HDAC9基因与中国人群卒中风险的关联性分析[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2 赵俊丽;;采用ABCD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风险[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罗榕;;ABCD2评分法与TIA患者的卒中风险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诗翔;孔繁一;刘枢晓;汪洪;王文富;;降纤治疗对TIA后卒中风险和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案)[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教授 戚文航;积极干预房颤患者卒中风险[N];健康报;2012年
2 保健时报记者 邱爽;补充维B降低患者卒中风险[N];保健时报;2007年
3 记者 朱国旺;我国房颤抗凝治疗存在三大误区[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李勇;7种方法降低卒中风险[N];健康时报;2011年
5 记者 张旭;1/3房颤患者未获抗凝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张新;2011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公布: 高危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治疗率低[N];科技日报;2011年
7 姜澜;近四成卒中高风险房颤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2年
8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主任医师 贾振华;房颤让卒中风险大增[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黄灿 编译;2011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一)[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齐良;改良ABCD3-Ⅰ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评估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阴文丽;高血压人群卒中风险评估及合并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张磊;基于血同型半胱氨酸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中的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王紫;房颤患者对卒中风险及警示症状的认知情况调查[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4 钟芳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估及改良[D];浙江大学;2010年
5 秦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饶华经;心血管危险因素与10年内发生卒中风险概率的关系和干预情况[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7 尹娅洁;TIA后卒中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刘震宇;ABCD~3L模型对TIA患者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9 王元元;ABCD~3模型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D];郑州大学;2014年
10 胡帅;ESSEN卒中风险评分在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6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06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