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3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SIRT3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参考:《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危重症疾病,约占所有中风类型的5%。据报道,每年全球约有1/10000的人群罹患动脉瘤性SAH,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达50%。随着医疗器械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动SAH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步,但迄今为止临床疗效仍难以令人满意,缺乏突破性进展。传统研究认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S)应为动脉瘤性SAH后导致不良预后最为重要的原因,但抗痉挛治疗在临床上对改善病人预后却收效甚微。近年来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在动脉瘤性SAH后继发损伤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一般将其定义为SAH后72小时内由多因素造成的脑组织的整体性损伤,目前研究认为EBI通过多途径影响预后,涉及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凋亡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然而确切完整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亟待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SAH患者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作为Sirtuin家族成员之一,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并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具有去乙酰化酶特性,在脑组织中有丰富的表达。作为一种调节能量平衡的关键性保护性因子,研究表明SIRT3蛋白通过调控线粒体内相关的乙酰化蛋白脱乙酰基水平参与线粒体蛋白的翻译后修饰调节,影响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底物氧化、炎症趋化和细胞凋亡等活动,成为机体多种疾病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近两年来已成为氧化损伤、炎症及缺血性损伤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心脏、肝脏、肾脏的疾病研究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还鲜有报道。结合既往研究成果提示SAH后早期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激活机制在EBI病程发生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我们合理推测SIRT3可能参与SAH后EBI形成过程,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参与抗炎及自由基氧化损伤的保护性机制,发挥其起SAH后EBI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设计分三部分实施,第一部分首先采纳颈内动脉线栓刺破法建立实验性SAH的大鼠动物模型,并予以SIRT3激活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干预治疗,通过监测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皮层神经元凋亡情况以达到良好的模型动物质量控制和评估SIRT3激活后对EBI的保护效果;第二部分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观察实验性SAH后早期大脑皮层组织中SIRT3的转录翻译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分别标记目标蛋白SIRT3和皮层细胞种属,进一步明确SIRT3的细胞特异性定位以及其在SAH后早期的种属特异性细胞中变化情况;第三部分通过筛选最佳诱导浓度的二氯化钴(Co Cl2)化学性损伤PC12细胞模拟SAH后的神经元损伤的体外环境,利用激动剂和抑制剂改变PC12细胞中SIRT3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该损伤条件下,SIRT3表达水平对TLR4、PI3K/AKT以及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SIRT3对于SAH后EBI损伤保护的可能分子机制。1、在体实验部分:1)采用颈内动脉线栓穿刺法构建SD大鼠的实验性SAH动物模型;2)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AH组以及Resveratrol药物干预四组;3)采用Garcina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TUNEL细胞凋亡检测等方法评估模型动物的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干预对EBI的保护效果。4)采用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观察实验性SAH早期大脑皮层中SIRT3的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双标技术分别标记目标蛋白SIRT3和皮层细胞特异性种属,明确SIRT3的细胞特异性分布情况。2、离体实验部分:1)MTT法筛选二氯化钴(Co Cl2)诱导PC12细胞化学损伤的最佳浓度模拟SAH后的神经元损伤的体外环境;2)在最佳Co Cl2诱导损伤条件下,予以激动剂和抑制剂改变SIRT3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该损伤条件下,SIRT3表达变化对TLR4、PI3K/AKT以及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结果1、采用颈内动脉线栓刺破法成功建立实验性SAH的大鼠动物模型,质量控制满意;2、予以SIRT3激活剂Resveratrol干预后,对实验动物SAH建模后早期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3、免疫组化显示SAH建模后早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SIRT3表达下降,进一步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证实SIRT3从转录到翻译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下降;4、经免疫荧光双标技术鉴定SIRT3蛋白主要为神经元胞浆表达,在SAH建模后早期神经元胞浆中SIRT3蛋白表达下降,在胶质细胞中无明显变化;5、成功筛选Co Cl2诱导PC12细胞化学损伤的最佳浓度模拟建立SAH后的神经元损伤的体外环境;6、上调的SIRT3可能通过上调Nrf2/ARE通路中的Nrf2表达水平发挥其神经细胞的保护功能,其作用机制与TLR4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关系并不密切。研究结论1、SIRT3激活对大鼠实验性SAH后早期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有效减轻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破坏程度,改善神经功能评分。2、在实验性SAH早期大鼠的皮层脑组织中,SIRT3从转录到翻译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3、SIRT3蛋白主要位于神经元的胞浆表达,在SAH后早期,神经元中的SIRT3蛋白胞浆表达下降,而胶质细胞中则无明显改变。4、SIRT3可能通过上调Nrf2/ARE通路中的Nrf2表达水平发挥其神经细胞的保护功能,其作用机制与TLR4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关系并不密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IRT3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AH . The effects of SIRT3 on the expression of SIRT3 in the early cerebral cortex of SAH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 1 . The expression of SIRT3 protein in cerebral cortex of experimental SAH was decreased ,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IRT3 was decreased in early stage of SAH .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惠丽,赵成三,李会廷;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薛佩云;短途转送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郑桂芝,徐峰,夏淑艳;蛛网膜下腔出血210例诊治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0年08期
4 李卫军,贾志斌,李树林;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5 吕爱红,范惠先,刘君华;脊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6 文静,王国庆,尹晓刚;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误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7 许建华;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误诊分析[J];宁波医学;2000年06期
8 胡成莲;老年人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分析[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刘建辉,冀凤云,王婷,房树志,解旭东,姚斌;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分析[J];人民军医;2000年09期
10 蒋军,王荣秀;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探讨[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荣;张京芬;;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林传成;;警畅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附140例老年人蛛血特点分析[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3 王广;;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附二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4 余新民;;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分析[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李志东;张树雄;邸晓鹿;;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报道[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麦卫国;谢颖;黄天云;;对特殊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的再认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裘国松;周增杰;;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8 王茂旭;曲中;王洪琛;;饮酒、损伤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9 袁志新;;谈蛛网膜下腔出血[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10 丁美萍;程慧;楼敏;;自发性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远桃;老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易误诊[N];大众卫生报;2004年
2 霍滨;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呈现癫痫发作[N];健康报;2006年
3 白轶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易复发[N];健康时报;2007年
4 禾丰;头痛与蛛网膜下腔出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指导专家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脑血管病医院第三科主任 蒋晓江 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朱广平;蛛网膜下腔出血 保守治疗风险高[N];医药导报;2006年
6 王惠英 臧海玉;精神异常者要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衣晓峰 王慧颖 记者 韩雪;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获突破[N];黑龙江日报;2011年
8 霍滨;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表现为癫痫发作[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赵强 杨声瑞;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技术创新[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1.半胱胺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2.鸦胆子苦素A与酮康唑对细胞色素P450(CYP)3A4的潜在抑制作用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赵冬;缝隙连接蛋白、微动脉膜电位和内质网应激通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孙青;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庄宗;氢气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崔永华;硫化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党宝齐;Cyclophilin A/CD147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刘昊;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8 莫杭波;头孢曲松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钱聪;SIRT1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黄巍;SIRT3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扬;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海马微血管密度及侧脑室脉络丛的变化[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李桃;Nrf2基因敲除在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官秀英;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风险和血浆Lp(a)水平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梁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医病名诊断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亓鹏浩;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HessⅠ-Ⅳ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聂颖;脑干手术麻醉中的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分析及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管舒张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7 李晓天;Neuritin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内质网应激作用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8 车旭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9 钱聪;地塞米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蛛网膜纤维化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孙启虹;镁剂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9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10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