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Toll样受体4和核因子-κB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18-08-08 13:55
【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4和核因子(NF)-κB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收集18例动脉瘤标本,根据Hunt-hess标准分为破裂组10例、未破裂组8例;取开颅夹闭术中获取入路同侧血管10份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行光镜和电镜观察标本病理学改变,α-actin染色结合电镜观察计算出血管平滑肌细胞密度;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TLR4、NF-κB、CD6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标本中TLR4、NF-κB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动脉瘤血管壁分布有少量阳性平滑肌细胞,而正常血管壁平滑肌细胞α-actin染色几乎均为阳性,其中破裂组、未破裂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破裂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未破裂组(P0.05)。破裂组、未破裂组TLR4、NF-κB、CD68、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破裂组明显高于未破裂组(P0.05)。破裂组、未破裂组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破裂组明显高于未破裂组(P0.05)。结论 TLR4/NF-κB信号通路在血管内皮损伤介导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壁炎性反应和平滑肌细胞介导的退行性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mechanism of Toll like receptor (TLR) 4 and nuclear factor (NF)-魏 B in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ethods 18 cases of aneurysms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rupture group (n = 10) and unruptured group (n = 8) according to Hunt-hess criteria.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e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 density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was calculated by 伪 -actin staining combin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aspase)-3 of 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 (Caspase)-3)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LR4 NF- 魏 B mRNA and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A small number of positive smooth muscle cells were found in aneurysm wall, but 伪 -actin staining was almost positive in normal vascular wall smooth muscle cells, especially in ruptured group. The density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he unruptur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1), and the density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he ruptur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unruptured group (P0.05).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LR4NF- 魏 B CD68Caspase-3 in ruptured group and unruptur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LR4 and NF- 魏 B mRNA and protein in ruptured group and unruptur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uptured group than in unruptured group (P0.05). Conclusion TLR _ 4 / NF- 魏 B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ascular wall inflammation and smooth muscle cell-mediated degenerative lesions in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duced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injury.
【作者单位】: 甘肃省人民医院西院区神经外科;
【分类号】:R7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明铭;蒋宇钢;;跨膜蛋白超家族TM9SFI和炎性反应介质在颅内动脉瘤壁形成和破裂中的作用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2 许昌海;金红旭;;持续性肾脏替代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6年05期

3 梁爱军;;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20期

4 唐海涛;赵江;付振宇;王晓民;鲁春鹤;曹振宇;;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明铭;颅内动脉瘤的miRNA、mRNA表达谱及其分子网络调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凯;;Toll样受体4和核因子-κB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4期

2 刘炎;杭春华;茅磊;纪祥军;李桃;;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7年06期

3 郭海军;黄军;韩德清;;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02期

4 汪伟巍;郭章;林瑞生;;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6年06期

5 彭定天;胡诗俊;谭静;程道宾;;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6 严志强;徐芳芳;佟金龙;;320排容积动态CT血管造影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6年23期

7 汪伟巍;郭章;林瑞生;;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6年05期

8 周贵勤;刘涛;陈新寿;田冰峰;;高血压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及动脉瘤再出血的关系[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年05期

9 李维民;李娟;成晓江;;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人群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年04期

10 赵小妮;吴美丽;;颅内破裂动脉瘤出血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锦平;周立新;;脓毒症休克的早期目标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6年11期

2 孙杰;张小坤;付素珍;董云;赵琪;关炳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免疫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年03期

3 朴健民;邬巍;徐宁;罗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57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8期

4 秦娜;李无阴;魏立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成药;2013年09期

5 马丙祥;党伟利;;血必净注射液对宫内感染致早产脑损伤仔鼠脑TNF-α和GFAP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15期

6 董磊;;肾替代模式对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年19期

7 方晓红;;抗生素治疗对小儿脓毒症血清TNF-α、IL-8和IL-2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年12期

8 方景海;于明;张晓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特点及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22期

9 李云超;邱虹;陈广;于向东;邵德明;阚志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21期

10 沈鸟松;胡翼江;;颅内动脉瘤影像学特征与动脉破裂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颅内动脉瘤家族史与早发破裂无关?[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2期

2 赵学喜,李慧勤,巩维进;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破裂3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3期

3 姜智南,黄求理,宋侃侃,周景义;机械可脱性螺旋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浙江临床医学;2000年05期

4 江宝柱,牛小敏;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新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01期

5 王利军,史耀亭,张新中,周文科,周杰,周国胜;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时机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7期

6 王志刚,丁璇;颅内动脉瘤[J];山东医药;2004年30期

7 康伟民,焦得让;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后的组织学改变[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6期

8 李明昌;陆永建;何伟文;伍健伟;;一颅内动脉瘤家系二例报告[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12期

9 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陈建华,杨金成,方兵,何旭英,陈光忠,尹方明,徐如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10 白景阳,徐英辉,廉治刚,许友松,李伟华;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硕;鲁晓杰;季卫阳;;70岁以上老年人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孙晓川;夏小辉;;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伍聪;贺民;赵中新;李天贵;张瑜;;颅内动脉瘤再破裂风险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邢国祥;黄清海;许奕;刘建民;;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与破裂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丁小灵;任明山;李淮玉;何玉圣;邓克学;;颅内动脉瘤103例临床分析[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6 孙晓川;夏小辉;朱继;张晓冬;吕发金金;;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及临床随访分析[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李春华;;旋转DSA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封灏;赵瑞;方兴根;黄清海;许奕;洪波;赵文元;李子付;刘建民;;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研究[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林成海;白玉明;邵斌;赵立卫;李阔;;256层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孔玉华;刘志忠;康熙雄;;颅内动脉瘤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芯片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梁兆松;人脑中的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吴中学 刘爱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决策[N];健康报;2007年

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杨鹏飞;颅内动脉瘤治疗思路要变?[N];健康报;2009年

4 记者 胡德荣 通讯员 邱志涛;血管重建术治颅内动脉瘤效果显著[N];健康报;2011年

5 刘建民 张永巍 (上海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 刘建民);颅内动脉瘤[N];文汇报;2009年

6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杨凯艳;颅内动脉瘤引发脑出血的“定时炸弹”[N];大众卫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扬;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评估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张振;探寻颅内动脉瘤新易感基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3 顾宇翔;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蒲朝霞;主动脉内径和弹性改变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沙龙金;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168例颅内动脉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陈文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比较影像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7 朱文焕;颅内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虞军;全外显子组测序探寻颅内动脉瘤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辛涛;数字减影三维重建在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张明铭;颅内动脉瘤的miRNA、mRNA表达谱及其分子网络调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华;12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薛文涛;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分析[D];青岛大学;2015年

3 张利通;天津地区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腾;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D];济南大学;2015年

5 康慧斌;颅内动脉瘤破裂临床风险因素分析[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6 鲍跃;3D-CTA与3D-DSA诊断及测量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7 胡小辉;大鼠颅内动脉瘤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探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8 魏晓勇;广西壮族人群颅内动脉瘤患者SNP rs6841581多态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周孟;VCT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可靠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杜君;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71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171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