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悬吊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8-11-09 13:40
【摘要】:目的:系统观察悬吊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临床疗效;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后膝过伸治疗中的作用及优势。为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一种系统的、有效的、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脑卒中偏瘫膝过伸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4例,分别为治疗组:悬吊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连续治疗4周,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用记录膝过伸次数、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定(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等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差异。结果:1、膝过伸次数:组内比较显示,在减少20米直行中膝过伸次数方面,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4周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比较显示,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减少其膝过伸次数方面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2、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BBS):组内比较显示,在改善Berg平衡功能方面,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治疗4周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比较显示,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改善Berg平衡功能方面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组内比较显示,在改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相比,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比较,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改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4、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两组组内比较: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对提高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iEMG值方面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胫骨前肌iEMG值的提高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4周后,对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iEMG值的提高较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对提高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iEMG值方面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胫骨前肌iEMG值的提高较治疗前也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4周后,对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iEMG值的提高较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比较: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在提高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iEMG值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提高腓肠肌和胫骨前肌iEMG值方面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提高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iEMG值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提高胫骨前肌iEMG值方面较对照组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悬吊运动疗法可显著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次数,并且早期效果更好。2.悬吊运动疗法可更明显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并且可以较好的控制训练进程,加强下肢的稳定性。3.悬吊运动疗法对提高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iEMG值的效果更显著,对提高腓肠肌iEMG值的后期效果较好,但对胫骨前肌肌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池静波,侯素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健康教育[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08期

2 沈爱媛,叶凌华;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健康教育[J];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11期

3 路伟,刘立明;康复锻炼配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偏瘫4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4年20期

4 于艳馥,管艳,王艳辉;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5 曾育山,陈其强,唐月清;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5年06期

6 王瑞平;;脑卒中偏瘫患者强化作业治疗30例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36期

7 何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健康教育[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8期

8 牟清华;吴红霞;;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的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8期

9 朱琼祥,李元生,罗荣先;早期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2000年06期

10 李红玲;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蔺勇;刘世文;;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神经生理学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黄松波;;脑卒中偏瘫的恢复过程与预后[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金妹;朱美红;陈峤鹦;傅建明;李岩;;小组合作管理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潘虹;;整体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体现[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金妹;朱美红;陈峤鹦;傅建明;李岩;;小组合作管理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魏玉华;;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防治脑卒中偏瘫的研究和实践[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捧玉;荀凤阁;周群拉;张伟;范爱国;;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及维持性康复临床研究[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李茜;;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平仙;;指导脑卒中偏瘫康复的进展[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尤欣;;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A];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外科专业、护理专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慕欣;远离脑卒中[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衣晓峰 吴力勇;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乃重中之重[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疏筋利节法在脑卒中偏瘫中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张春红邋卞金玲;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张春红;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春红 卞金玲;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应综合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贞兰;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恢复期脑卒中偏瘫的行为学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友康;智能化手功能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5年

2 石素宁;品管圈管理方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辽宁医学院;2015年

3 袁青;悬吊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孟兆祥;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功能结局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5 夏颖;脑卒中偏瘫患者行为特征、心身功能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王军辉;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朴雪梅;近十年脑卒中后痉挛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魏俊;高压静电对于改善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9 张亚南;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甄健荣;澳门接受社区康复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20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320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f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