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2与人脑胶质细胞瘤生物学特性及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1-15 09:28
【摘要】:第一部分BCL-2在Human中的表达及与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目的: 检测BCL-2在胶质细胞瘤内的表达量,揭示BCL-2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级别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脑胶质瘤患者脑组织与无瘤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在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组织及人脑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访术后接受放化疗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6个月未进展生存期,研究BCL-2差异性表达与恶性脑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未见BCL-2蛋白表达。64%(32/50)的脑胶质瘤组织中有BCL-2表达,其中高级别的脑胶质瘤患者BCL-2阳性率(73.0%,27/37)高于低级别者(38.5%,5/13)(P0.05)。完成随访的全部3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客观有效率为19.2%(5/26)、疾病控制率为30.6%(8/26),BCL-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客观有效率为60.0%(6/10)、疾病控制率为70.0%(7/10)(P0.05) 结论: 胶质瘤组织中有BCL-2蛋白表达且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BCL-2蛋白表达阴性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较阳性患者更易从胶质瘤术后的放疗及TMZ化疗中获益。 第二部分pEGFP-BCL-2质粒体及其稳定表达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pEGFP-BCL-2质粒体并鉴定其在胶质瘤细胞系U251内的表达。 方法: 采取RT-PCR法从U251细胞中获得BCL-2目的基因,插入pEGFP-N1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EGFP-BCL-2质粒体,应用FUGENE HD转染质粒体进入U251,G418筛选,挑出单克隆扩增,建立稳定细胞株N1-U251和BCL-2-U251。将实验分为:空白组(U251细胞),N1组(N1-U251),BCL-2组(BCL-2-U251),检测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 结果: pEGFP-BCL-2质粒体构建成功,N1-U251,BCL-2-U251稳定细胞株构建成功,空白组、N1组、BCL-2组的BCL-2基因表达量为:0.32+0.01,0.30±0.01,1.21+0.23,BCL-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31±0.002,0.012±0.002,4.813+0.5134。BCL-2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功构建人BCL-2质粒体并建立高表达BCL-2的U251细胞系。 第三部分BCL-2基因与U251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替莫唑胺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调或沉默BCL-2基因对U251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替莫唑胺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 用pEGFP-BCL-2质粒体和BCL-2-shRNA慢病毒分别感染U251细胞,分为pEGFP-BCL-2-U251组、BCL-2-ShRNA-U251组及U251对照组。分别采取CC8实验、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等方法检测BCL-2基因的差异性表达与U251细胞增殖活力、周期及凋亡、克隆形成力、侵袭性等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对替莫唑胺耐药之间的关系。 结果: BCL-2-shRNA-U251组的细胞增殖速度低于正常的U251胶质瘤细胞,而pEGFP-BCL-2-U251组则增殖速度高于正常U251脑胶质瘤细胞。BCL-2-shRNA-U251组凋亡率及G2/M期比率高于pEGFP-BCL-2-U251组和空白组(P0.05)。pEGFP-BCL-2-U251组S期比率高于空白组和BCL-2-shRNA-U251组(P0.05),加入50μM替莫唑胺24h后,各组凋亡率较未加药时均升高(P0.05),并且pEGFP-BCL-2-U251组、空白组G2/M期比率升高(P0.05),而BCL-2-shRNA-U251组G2/M期比率下降(P0.05);pEGFP-BCL-2-U251组、U251对照组、BCL-2-shRNA-U251组对替莫唑胺的IC50分别是148.0μM、84.31μM和51.6μM;单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7.7%4-2.5%65.0%±3.0%和26.6%±2.1%(P0.05),而其20h的Transwell侵袭结果分别为61.3±3.2、42.0±3.1和25.6±3.7(P0.05)。 结论: BCL-2基因与U25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性相关,并可导致其对替莫唑胺耐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9.41
本文编号:2332907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9.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苹;娄晋宁;章扬培;马雄君;赵奎明;;MGMT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联合应用STZ对愈后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年01期
2 杨冬;王忠诚;;胶质瘤的神经分子病理学检测指标及其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年19期
3 王耀伍;尹春丽;张志勇;张宏义;张坤;张志民;廖珩;;替莫唑胺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的Meta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4 王保安,刘福生,张庆林,王成伟,宋涛,金澎,贺红卫;脑胶质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J];山东医药;2002年21期
5 孙杰;胡汛;;肿瘤耐药及其逆转策略[J];实用肿瘤杂志;2010年04期
6 周桔;罗荣保;汤长发;瞿树林;;Bcl-2蛋白家族和p53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0期
7 王天路;孙涛;陶轶;;替莫唑胺和Bcl-2 siRNA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8年10期
8 谭莉萍;岑洪;胡晓桦;;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的历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医学综述;2009年10期
9 郑志兵,焦克芳,李松;BCL-2蛋白 :抗癌药物作用的新靶点[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02期
10 周鹏;罗志刚;;bcl-2在初发性及复发性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2332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3329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