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丹酚酸B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5 20:00
【摘要】: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多发性硬化(MS)的动物模型,是由Th1和Th17细胞介导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累及青壮年,是造成青壮年神经系统功能性残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渗入的自身活化的Th1/Th17(CD4+)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以及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会产生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7,TNF-α,GM-CSF和IL-23等,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针对其炎性反应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多发硬化的治疗多以抗炎和免疫调节为主。但是,高昂的价格严重制约了我国多发硬化患者对该类药物的使用。目前我国患者主要采取激素治疗的方法,效果不佳且副作用严重。因此,寻找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的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药物分子用以我国多发硬化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迫切。中药在我国有着长久的用药历史,一些药用成分也具有较强的抗炎或免疫调节的活性,是可能的廉价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药物的来源。因此,本研究选取具有较强免疫调节的中药单体—丹酚酸B,利用EAE动物模型,研究其对疾病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200μg MOG35-55免疫8-12周雌性C57BL/6小鼠,小鼠发病后,每天腹腔注射30 mg/kg的丹酚酸B,以给予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的实验组为对照,结果表明腹腔给予丹酚酸B可有效缓解EAE的严重程度,丹酚酸B组的临床评分和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实验组的体重则明显优于对照组;(2)利用HE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丹酚酸B治疗组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浸润明显减少。小鼠充分灌注后,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实验组和对照组脊髓中的单个核细胞,计数发现丹酚酸治疗组中枢神经系统含有更少的单个核细胞的浸润。同时脊髓冰冻切片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发现丹酚酸B治疗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白细胞的浸润;(3)取脊髓冰冻切片,利用GFAP及Iba-1的特异性免疫荧光分析发现,丹酚酸B治疗组GFAP阳性细胞数以及Iba-1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表明丹酚酸B治疗减少了EAE小鼠astrogliosis的形成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4)利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丹酚酸B的治疗并没有显著减少脊髓中CD4+T细胞的数量,然而治疗组脾脏中CD4+T细胞的数量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进一步细胞内染流式分析显示丹酚酸B治疗显著降低了外周淋巴系统中Th1细胞的数量,但对Th17细胞的数量影响不显著;(5)分离免疫后9天的EAE小鼠脾脏中的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并用20μg/ml的MOG35-55刺激MOG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同时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丹酚酸B和PBS,3天后,流式分析Th1和Th17细胞的所占的比例并收集上清用ELISA分析IFN-γ的释放,结果表明丹酚酸B抑制了MOG特异性Th1细胞的增殖和IFN-γ的释放。(6)体外诱导致炎性Th1和Th17细胞,分别建立Th1和Th17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EAE动物模型,在细胞移植后持续每天一次给予30 mg/kg的丹酚酸B治疗,结果表明,丹酚酸B特异性的缓解了Th1细胞过继免疫介导的EAE疾病。上述结果表明,中药单体成分丹酚酸B可有效治疗Th1细胞介导的EAE疾病,提示其在MS/EAE的治疗中可能发挥作用,有望基于此开发出价格低廉的多发硬化治疗药物,对我国该类疾病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俊;张立国;倪力军;贺静;;双氢丹酚酸B及丹酚酸B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比较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年04期

2 杜冠华,张均田;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0年05期

3 李认书,李永强;丹酚酸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06期

4 吴杲;吴汉斌;瞿发林;何招兵;;丹酚酸胶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05年11期

5 柴士伟;潘桂湘;张艳斌;;丹酚酸B在模拟消化道体液中的稳定性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6年04期

6 刘跟生;徐贵发;;丹酚酸的抗氧化作用[J];食品与药品;2007年01期

7 孙金兰;韩伟;;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年01期

8 孙秀利;秦培勇;谭天伟;;微波法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研究[J];中草药;2007年03期

9 陈世敏;胡盛;李效宽;梅之南;;丹酚酸B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药材;2007年04期

10 陈嘉;孙京臣;邹移海;张进;黄冰;;丹酚酸B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培;谭正怀;;丹酚酸B对高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邸鹏;张磊;陈万生;;~(13)C同位素标记探索丹参中丹酚酸B生源途径[A];中药与天然药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均田;;丹酚酸B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A];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4 李明;冯世阳;;茉莉酸甲酯对丹参茎叶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5 于晓彦;张莉;黄中麟;黄华康;时丽丽;杜冠华;;丹酚酸A对1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6 武鸿莉;李宇华;李颖博;王瑞;李学军;;丹酚酸B对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郭永学;张华;董悦生;修志龙;;丹酚酸B的水解动力学及降解机理[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8 于晓彦;黄中麟;黄华康;张莉;杜冠华;;丹酚酸A对1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参及补益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许长华;王洋;陈建波;周群;孙素琴;;丹参丹酚酸边分离边分析的红外光谱法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赵雪梅;郭丰广;费洪荣;郝吉福;;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优化[A];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新药研究开发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艳红;丹酚酸有望成为抗脑缺血理想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万标;丹酚酸B可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白毅;丹酚酸B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前景看好[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何立群;丹酚酸B对肾小管损伤及肾纤维化有拮抗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智慧;丹酚酸B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杜冠华;丹酚酸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3 王洁;丹酚酸的抗脑缺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4 范华英;丹酚酸A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商洪才;丹酚酸A神经保护效应评价及机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6 郑辛甜;丹酚酸B、丹酚酸A和黄芩苷的降解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郭利平;丹酚酸B预适应的心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8 郭永学;丹酚酸B的降解机理及纯化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叶秀娣;丹酚酸A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汪芸;缺糖缺氧/复糖复氧对神经细胞损伤及丹酚酸B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海曼;水杨酸对丹参离体培养物丹酚酸B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2 何婷婷;丹酚酸B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抑制自噬及凋亡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元初;丹酚酸B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何吉洪;丹酚酸B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章洪;丹参—川芎药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6 王刚;丹酚酸A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7 冯艳;微针的处方优化及其在模型药物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王颖;丹酚酸A的转化制备及机理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9 杨帆;丹酚酸A转化工艺的研究及相关物质的分离鉴定[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柳艳;丹酚酸抗氧化活性标识及对组织损伤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57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357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d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