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高危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21 16:22
【摘要】: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首次发作热性惊厥(FC)患儿258例进行随访,结合患儿临床资料及脑电图、头颅影像学资料,研究其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结果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51例(19.7%),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首次FC发作年龄12个月、有癫痫家族史、复杂型FC、惊厥前热程≤1 h、FC发作1周后EEG异常、围产期异常、头颅影像学异常、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脑瘫、脑积水)等相关,危险因素越多,转变成癫痫的风险越大。结论热性惊厥患儿绝大部分预后较好,对有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epilepsy in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2, 258 patients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FC)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department were followed up. The clinical data,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and cranial imaging dat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epilepsy. Results there were 51 cases (19.7%) of febrile convulsions turning to epilepsy. The risk factors of turning to epilepsy and the age of the first FC attack were 12 months. The family history of epilepsy was found. The fever course of complex FC, was less than 1 h before convulsion and the EEG was abnormal 1 week after the onset of FC. Perinatal abnormalities, cranial imaging abnormalities, nervous system dysplasia (cerebral palsy, hydrocephalus) and other related factors, the more risk factors, the greater the risk of epilepsy. Conclusion most of the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have good prognosis. The children with epilepsy risk factors should be followed up closely and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作者单位】: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儿科;
【分类号】:R720.597;R7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菊,梅力,刘海燕;热性惊厥复发的预防[J];中国医刊;2000年04期

2 赵玉珠,王玲;短程间歇口服安定预防热性惊厥临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0年02期

3 肖丽,王淑改,王佩菊;112例儿童热性惊厥随访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4 廖建湘,陈黎,肖宇寒,李冰,黄铁栓,张蔚;以热性惊厥起病的复发性惊厥64例临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10期

5 李瑞林 ,郭亚乐 ,周戬平;热性惊厥的新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6 李景f ,邱建伟,张峰;55例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1期

7 叶金朝 ,叶菲;热性惊厥循证处理摘要[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8 张姝妤;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原医刊;2004年21期

9 张月华,周艳玲;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J];海南医学;2005年06期

10 杨才千;热性惊厥128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彩英;鄢爱梅;王丽娟;唐汇群;;热性惊厥患儿降温温度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琅;陈巧彬;杨芳;林志;林新富;郑鑫;林瑜;黄颖;;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脑损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蒋春明;李光乾;林忠东;李伟;焦颖;;淋巴细胞亚群在热性惊厥中的变化及意义[A];2007年浙江省儿科学、小儿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冯俊杰;杨素红;林越仙;;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5 秦炯;;热性惊厥诊疗原则与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6 张艺;王洁华;杜民;冯梅;;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郑飞霞;李光乾;;反复热性惊厥大鼠体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云翠;何小华;;热性惊厥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邹文龙;;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10 王荣;祁世和;;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免疫球旦白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健;热性惊厥敏感鼠与耐受鼠的建立及其海马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王梦阳;1.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2.中文版青少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敖然;热性惊厥与儿童期发病的癫痫病因学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1年

2 唐宇晖;儿童热性惊厥临床特征及相关费用负担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母发光;热性惊厥儿童抗利尿激素、脑利钠肽、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周青雯;小儿热性惊厥的中西医研究进展(附156例病历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韦爱玲;小儿热性惊厥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何兴波;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7 邵晓丽;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小儿热性惊厥及癫痫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张洪伟;MLPA技术在发热相关惊厥患儿SCN1A基因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9 曹庆隽;儿童热性惊厥发作后急性期海马结构改变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幸黔鲁;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热性惊厥的初步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89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389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