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效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31 20:32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近中期疗效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55例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CAS术前危险因素(既往脑缺血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等)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的联系。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为平均(2.58±0.68)分,术后出院时66.7%患者(170/255)为平均(1.98±0.30)分(P0.001),术后3个月78.8%患者(201/255)为平均(1.67±0.53)分(P0.001),术后12个月98.8%患者(252/255)为平均(1.84±0.38)分(P0.001)。术后出现脑梗死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8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8例,既往脑梗死史、糖尿病且控制不佳、冠心病、未戒烟、高血压且控制不佳是危险因素;术后3个月发生TIA 13例,支架内再狭窄3例,既往脑梗死史及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术后12个月发生脑梗死10例,TIA 10例,支架内再狭窄5例,既往脑梗死史、吸烟史、高脂血症且控制不佳是危险因素。结论 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既往脑缺血史、高血压史及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术前需得到有效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fficacy and risk factors of carotid stenting with (CA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55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risk factors (previous cerebral ischemia history, hypertension history) before CAS were studied. History of smoking, etc.) is associated with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near-and mid-term outcomes. Results the mean (m RS) score of modified Rankin scale was (2.58 卤0.68) in all patients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 average score was (1.98 卤0.30) in 66.7% patients (170 / 255) at postoperative discharge (P0.001).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78.8% of the patients (201 / 255) had an average score of (1.67 卤0.53) (P 0.001), and 12 months of operation (98.8%) (252 / 255) had an average score of (1.84 卤0.38) (P 0.001). The risk factors wer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7 cases,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in 8 cases, 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in 8 cases, previous cerebral infarction history, diabetes mellitus and poor contro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on-smoking cessation, hypertension and poor control. There were 13 cases of TIA and 3 cases of restenosis in stent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histor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yperlipidemia were the risk factors. Cerebral infarction occurred in 10 cases, TIA in 10 cases, restenosis in stent in 5 cases at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risk factors were previous cerebral infarction history, smoking history, hyperlipidemia and poor control. Conclusion CAS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the elderly. The history of cerebral ischemia, hypertension and hyperlipidemia are the risk factors, which should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efore oper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743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瑞宏;胡立斌;孙士龙;马青;;虚拟支架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万亮;华续明;仲骏;李世亭;;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涛;窦长武;刘二兵;王凯;武文元;;单中心大样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及闭塞分析[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鹏;;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王涛;武文元;王凯;刘二兵;闫海成;高乃康;王飞;刘海波;武强;戴志刚;;不同术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汪保孝;张宴斌;吴建军;;滤器保护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24例[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闫永;于筠;韩克捷;戴宏伟;周tx;刘念;袁鲁;;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继跃;郝继恒;张士刚;张利勇;刘卫东;林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附142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段炜;陈康宁;柳春雨;周振华;陈长宇;刘国军;;解除颈动脉狭窄对于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初步实验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天晓;孟艳莉;翟水亭;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徐运邋 刘宁春;颈动脉狭窄可致中风[N];健康报;2007年

2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王涛;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比手术更危险[N];健康报;2008年

3 秦皇岛军工(市脑血管病)医院 郭希正 徐秋霜;颈动脉狭窄的危害和治疗[N];秦皇岛日报;2009年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 姜卫剑 教授 本报记者 吴卫红 罗刚 整理;颈动脉狭窄:手术还是用药[N];健康报;2009年

5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刘昌伟 整理 吴巍巍;治疗颈动脉狭窄 可防半数卒中[N];健康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慕欣;颈动脉狭窄治疗亟待规范与推广[N];医药经济报;2010年

7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三系 石祥恩;颈动脉狭窄 内膜剥脱仍首选[N];健康报;2010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颈动脉狭窄怎么治疗?[N];健康时报;2006年

9 上海华山医院血管外科 王铁平 主任医师;手术可治颈动脉狭窄[N];健康时报;2008年

10 主任医师 徐文端;颈动脉狭窄一定要放支架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睿;介入可控性兔颈动脉狭窄导致早期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降压所造成的危险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加立;颈动脉狭窄伴发情况分析及影像学诊断[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刘勇;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特征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董徽;颈动脉支架术治疗外科高危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董啸;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杨福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颈动脉狭窄解除引起的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年

7 王君;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8 杨永君;1.压力梯度和斑块回声特征共同影响颈内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林爱龙;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马博;颈动脉狭窄手术安全预警与优化策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爱平;多层螺旋CT时间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鲁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护骨素水平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廖少琼;动脉粥样硬化与脑白质疏松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蒲明军;强化内科治疗在症状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防治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5 宁方波;颈动脉狭窄患者侧支代偿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付胜伟;外科治疗颈动脉狭窄改善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安秀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不同时机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檀永攀;彩色多普勒在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少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10 陈敏;影响脑梗死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对比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9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39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2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