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和计算流体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2 10:22
【摘要】:正文: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s)是当颅内动脉壁薄弱不足以抵挡血流动力学压力和膨胀时,颅内动脉发生的病理性扩张,,是几何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学三者相互动态作用的结果。血流动力学在IAs的起源、发展和破裂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但因其本质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既往的研究结果和结论矛盾不一,各参数的作用效应及潜在机制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本研究利用一组临床患者IAs样本、病理标本和DSA影像数据,将组织病理学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研究方法相结合,探索和求证IAs发展过程中不同病理学变化背后的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机制,并利用3D数字化模型消减重构技术,仿真还原IAs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探索与其起源和生长破裂风险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和潜在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IAs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也为血流动力学CFD工具在临床评估、治疗决策、新治疗方法引入和器械改进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本研究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颅内动脉瘤病理表型特征分类及分布分析 收集临床手术夹闭切除的IAs标本,总结不同的病理特征、表型分类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颅内动脉瘤的病理表型和分布有很大的异质性,本文将其分为I型薄壁型,以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死亡及基质变薄等破坏退化性改变为主;II型厚壁型,破坏与增生共存,以增生重构与异质性改变为主。不同病理表型分布部位因瘤体大小、形态及瘤周血管形态差异而不同。不同病理表型决定了IAs发展中稳定还是破裂的命运。 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瘤3D数字化模型的构建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特征分析 利用MIMICS、ANSYS、CFX等3D建模和仿真工具,测量和分析IAs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特征。本文分析了压力、剪切力、速度、湍流动能、涡漩拉伸张力等不同参数及梯度、向量等的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发现,瘤颈和瘤顶部位高压力、低剪切力及相关梯度和向量在IAs起源和生长破裂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IAs的发生、发展和破裂可能是特定部位多个血流动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部分颅内动脉瘤不同病理表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研究 本文将IAs相应部位血流动力学特征与病理表型观察结果相互印证,总结不同病理表型IAs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研究IAs病理表型和血流动力学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证实,退化薄壁型和增生厚壁型两种不同病理表型IAs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不同,是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机制作用所致的不同病理生理过程。 第四部分CFD数字消减仿真研究IAs生长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和机制 利用数字消减方法,从动脉瘤上消减子瘤或分叶,模拟还原生长前的IAs血流动力学微环境,探索与IAs生长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瘤体的生长倾向、生长部位及方向与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子瘤或分叶生长区靠近血流冲击侧的边缘区,较高的壁压力、较大的剪切力梯度和与生长方向一致的剪切力向量,这三者可能是诱发IAs继续生长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因素。不同IAs的生长机制有所不同,是不同几何形态下多个血流动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部分CFD数字消减仿真研究IAs起源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和机制 利用数字消减方法完全消除动脉瘤,模拟还原IAs起源生发前的“正常”血管形态,探索与IAs起源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IAs初始生发区域的起源点位于血流冲击区更远侧的边缘区域、以及与分支血管交界的移行区。高压力梯度、高剪切力梯度以及与生发部位一致的向量,可能在动脉瘤的起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他因素如压力、剪切力、速度、湍流动能、涡流分散度和涡流拉伸张力等,在不同IAs的起源中起着协同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峰;张成;高广荣;蒋会勇;吕晨光;张宝磊;谢名双;张智丽;余{c;;环境低温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2 白帆;刘有军;谢进生;丁金立;王枫;赵夕;任晓辰;乔爱科;;血流动力学的医学应用与发展[J];医用生物力学;2013年06期

3 刘大为;;术后存活和未存活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状况[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6年02期

4 刘战;黄强;巫立新;马建农;;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微机监测分析系统[J];海军医学;1987年02期

5 黄从新;江洪;向晋涛;;全国首届血流动力学研讨会纪要[J];起搏与心脏;1992年03期

6 王伟,陈占诗,张西洲,邵合德,刘新玉,谢印芝,张东祥,崔建华,马勇,陈秀山;海拔4300m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青年血流动力学对比观察[J];高原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7 唐先南,叶小平,徐世元,萧广钧;影响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年01期

8 杨锐英,陈树兰;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朱伟,钱燕宁,张国楼;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10 张捍平,柴伟,杜洪印;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平;;评价血流动力学的一个新指标—波强度[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严静;;如何正确获取血流动力学压力与容量参数[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有军;乔爱科;丁金立;;血流动力学及其医学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报告论文[C];2010年

4 万千;;血流动力学与眩晕之间的关系[A];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许世雄;;血流动力学在医学中作用[A];2000上海科技论坛BIO-X研讨会暨中德医学生物物理和上海流变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袁静;杨毅;倪秀琦;李一文;张萍;陈江华;;慢性透析患者容量过负荷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A];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袁丽君;曹铁生;段云友;王臻;邢长洋;;胸压变化对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超声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刘明;周黎丽;宋福臣;侯玉芬;;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评价[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许建华;丁全林;;鼓胀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A];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论文集[C];1996年

10 王家权;于晓军;曾衍钧;伍时桂;徐小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应重视PCI后的无再流现象[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华宁;混沌在血流动力学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刘磊;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3 王利军;颈部动脉伸长扭曲的血流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丁金立;心血管手术规划的血流动力学数值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5 程吉勇;单纯密网孔支架治疗兔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6 袁丽君;胸压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力学原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姬长金;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病机理的血流动力学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梁永新;右美托咪定对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马宏伟;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和计算流体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10 王芙昱;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个体化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模型与实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晔;血流动力学参数动态预测妊高征及妊高征血流动力学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2 Misbahul Ferdous;Swan-ganz导管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测量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钟钦文;吸入低温气体对犬体温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宋天一;调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5 陈璐璐;血流向量图技术分析左室心腔内血流动力学特点[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白帆;血流动力学几何多尺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7 周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变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余莉;低温暴露和麻醉对失血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及中心体温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9 吕倩;不同时点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围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10 刘丹;超声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检测左室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82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482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7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