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远隔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TLR4介导的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0 12:40
【摘要】: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线栓模型,探讨无创性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PC)对大鼠急性期脑缺血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R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近期及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影响及TLR4-MyD88信号转导通路在RPC中的作用机制。为脑梗死的特异性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本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部分,建立稳定的大鼠MCAO线栓模型,证明无创性远隔缺血后适应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90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50g-3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1)假手术组(sham组);(2)缺血2h再灌注组(ischemic reperfusion,I/R组);(3)缺血原位后适应组(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组);(4)缺血即刻后适应组(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at beginning of ischemic, I-RPC组);(5)再灌注即刻后适应组(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at beginning of reperfusion, R-RPC组)。各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法测凋亡细胞、干湿称重法测脑含水量、TTC染色拍照、Image-ProPlus软件分析,计算脑梗死体积,IHE染色光镜观察形态学。第二部分,通过建立稳定的大鼠MCA02h线栓模型,探讨反复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15天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各组大鼠根据时间不同(1d、3d、6d、10d、15d)各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6只:(1)假手术组(sham组);(2)缺血2h再灌注组(I/R组);(3)远隔缺血后适应组(RPC组)。于相应天数时间点(1d、3d、6d、10d、15d)行无创性RPC完毕后6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完毕后处死大鼠,采用TUNEL法对海马细胞进行凋亡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hs-CRP。第三部分,在证实远隔缺血后适应脑保护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其可能机制。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g-300g)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24);远隔缺血后适应组(RPC组,n=24);假手术组(sham组,n=24)。各组分为12h、24h、48h、72h4个时间点组(n=6)。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学变化;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区TLR4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海马区TLR4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海马区MyD88、NF-κB、hs-CRP、IL-6的表达。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IP组、I-IPC组、R-RPC组大鼠凋亡细胞水平、脑水肿程度、脑梗死体积、再灌注24h神经系统评分、病理改变程度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IP组、I-IPC组、R-RPC组3组之间两两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I/R组与RPC组评分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PC组各时间点NSS评分较工/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HE染色Sham组大鼠海马结构清晰,神经元形态正常,排列整齐、层次分明;I/R组大鼠海马结构松散,神经元缺失明显,可见较多神经元胞体缩小、核固缩深染,也有胞体肿胀、胞浆内形成空泡的神经元以及小片状坏死区域;RPC组神经元缺失、细胞肿胀较I/R组明显减轻,细胞形态趋于改善。 (4) Sham组海马区各时间点TLR4蛋白、TLR4mRNA、MyD88和NF-κB表达水平均较低。I/R组与RPC组水平较Sham组明显增高(P0.05)。RPC组TLR4蛋白、TLR4mRNA和MyD88、NF-κ B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均低于I/R组(P0.05)。 (5) Sham组海马区各时间点hs-CRP和IL-6仅有少量表达,I/R组与RPC组hs-CRP和IL-6表达较Sham组明显增高(P0.05), RPC组hs-CRP和IL-6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均低于I/R组(P0.05)。 结论:无创性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同大脑原位缺血后适应一样可以减少大鼠急性缺血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能够改善大鼠脑缺血15天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MyD8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林林;任长虹;李宁;吉训明;曾现伟;;两种远隔缺血期适应的脑保护作用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04期

2 王静;程桥;刘毅;;两种不同后处理措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07期

3 闫峰;刘向荣;赵海苹;王荣亮;吉训明;罗玫;罗玉敏;;长期远隔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中丝200表达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曹金强;任长虹;吉训明;周冀英;;远隔肢体缺血适应对人体中心动脉压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21期

5 王丽华;王国辉;金玉玲;秦丽红;王志群;郭泽春;;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含量及神经功能评分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年05期

6 彭蓓;郭曲练;贺智晶;;一氧化氮参与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年09期

7 高明清;任长虹;吕翠;吉训明;曾现伟;;远隔缺血后适应减轻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08期

8 王贝娜;何龙泉;王玉;;短暂肢体缺血后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5期

9 闫峰;刘向荣;张营;张陈诚;吉训明;罗玉敏;;远隔后适应对大鼠脑组织中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赵瑾;赵士弟;黄磊;姜丽娜;潘慧;祝世功;;肢体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巨;缺血预处理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TLR-4信号传导通路的表达[D];山东大学;2012年

2 张晓峰;蛋白激酶C在电针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诱导脑保护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旭霞;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CHOP和Caspase-3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6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496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