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和14-3-3γ蛋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9-28 06:45
【摘要】: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Ngb)和14-3-3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预处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gb和14-3-3γ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Ngb和14-3-3γ表达。结果模型组大脑和血清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大脑和血清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通过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gb和14-3-3γ水平发挥脑保护作用。
【图文】:

HE染色,脑组织


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比较当方差齐时采用SNK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Games-Howell检验。2结果2.1HE染色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HE染色未见病理性改变。模型组的梗死灶内可见大量细胞坏死,组织溶解后留下空洞,梗死灶周围均可见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肿胀,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固缩、深染或溶解。依达拉奉预处理组梗死灶周围的病理性损伤比模型组明显减轻。见图1。2.2血清Ngb和14-3-3γ的浓度模型组血清Ngb和14-3-3γ的浓度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依达拉奉预处理组血清Ngb和14-3-3γ浓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见表1。图13组脑组织HE染色结果(×200)表13组血清Ngb和14-3-3γ的浓度(x±s,n=10,ng/ml)组别Ngb14-3-3γ假手术组41.23±7.940.27±0.05模型组66.94±11.201)0.57±0.1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113.84±56.701)2)0.95±0.391)2)与假手术组比较:1)P<0.05;与模型组比较:2)P<0.05;下表同2.3大脑Ngb和14-3-3γ的免疫组化表达模型组大脑梗死灶附近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相对于模型组,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大脑的Ngb和14-3-3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2,图2,图3。2.4大脑Ngb和14-3-3γ的蛋白表达模型组患侧大脑的Ngb和14-3-3γ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大脑的Ngb和14-3-3γ蛋白表达相对模型组均明显·2350·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5月第37卷

脑组织,免疫组化


升高(P<0.05)。见图4,表3。表23组大脑Ngb和14-3-3γ的免疫组化表达(x±s,n=10)组别Ngb14-3-3γ假手术组0.110±0.0150.095±0.025模型组0.159±0.0241)0.143±0.031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0.189±0.0831)2)0.177±0.0661)2)图23组脑组织Ngb免疫组化(DAB,×200)图33组脑组织14-3-3γ免疫组化(DAB,×200)图4各组大脑Ngb和14-3-3γ的Western印迹图表33组大脑Ngb和14-3-3γ的蛋白表达(x±s,n=6)组别Ngb14-3-3γ假手术组0.46±0.110.35±0.16模型组0.68±0.181)0.57±0.21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0.94±0.231)2)0.86±0.241)2)3讨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其中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危害极大,脑缺血恢复血液再灌注后,其病理损伤反而进一步加重,而神经保护性蛋白能通过抑制凋亡等作用,,从而防止或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害,减少脑组织死亡和促进组织修复〔4〕。本研究结果说明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依达拉奉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gb和14-3-3γ的生成。14-3-3γ蛋白主要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型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梗死灶的14-3-3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提示14-3-3γ蛋白在脑梗死灶发挥着重要作用〔5〕。在体外缺血模型中,14-3-3γ蛋白能抑制缺氧缺糖条件下神经元或星型胶质细胞的病理损伤及死亡〔6,7〕,本研究发现,依达拉奉能提高脑缺血灶的14-3-3γ蛋白表达,说明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是上调14-3-3γ的表达。Ngb是主要存在于神经系统内的一种携氧球蛋白,类似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可以和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配体结合,但Ngb比血红蛋白对氧具有更高的亲和力〔8〕。通过人脑组织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6019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GXNSFA018185)
【分类号】:R7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建忠,朱文斌;脑缺血再灌注中补体激活的实验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3年06期

2 周杰,冯忠堂,徐蔚;脑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3 蔡世昌;白波;张秋玲;;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再生研究进展[J];解剖学研究;2012年01期

4 王锐;脑缺血再灌注与线粒体研究[J];医学综述;2002年07期

5 高蕊;甘尚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分子RNA的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0期

6 张莹;舒兆瑞;沈梅红;;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因素及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7 裴林,李勇,颜景芝,张光毅,崔肇春,朱正美;脑缺血再灌注后酪氨酸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及其机制(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0年08期

8 任丽,孙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伤的机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6期

9 蒲传强;脑缺血再灌注的利与弊[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年04期

10 郭云良,王岭,高晓玉,张美增,孙成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增殖相关因子基因的表达[J];解剖学杂志;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晶;冯加纯;邓方;韩冬;程莹莹;金桂花;;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炎症和自由基反应的动态变化[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建生;任小巧;刘轲;刘正国;孔令飞;;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次全国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沙莹;刘群;范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与炎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陈荣华;刘楠;杜厚伟;郑安;黄华品;;白细胞介素10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建生;任小巧;刘轲;刘正国;孔令飞;;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明航;李建生;刘轲;刘振国;刘敬霞;;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基底膜损伤变化规律及意义(摘要)[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亚白柳;魏海峰;张丽;王文;李林;;5-羟甲基糠醛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朱毅;程洁;李忠仁;;钙调蛋白信号转导对脑缺血再灌注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9 周代星;邓普珍;;山莨菪碱对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10 侯立军;李燕;朱榆红;李春艳;;缺血后适应延长脑缺血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抗呆I号对受损神经组织有保护和修复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2 罗薇;中药治疗VD实验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进;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沙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强;雷帕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损伤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郑一;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药物干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何佳;整合素β1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重塑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敬霞;脑脉通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刘方方;Let-7a通过MKP1介导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常丽英;8-B-cAMP与NGF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go-A信号转导及神经再生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马春野;AT2受体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10 宋磊;TLR4/miR-181a信号轴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美玲;脑缺血再灌注中TIGAR蛋白调控的分子机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高赛红;高血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38和MMP-9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沙鹏;mTOR对脑缺血后适应改善认知功能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邓华江;环孢菌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影响[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5 曹丹丹;硫化氢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6 揭平辉;激活TRPV4受体对海马神经元存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7 孙李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thepsin L与细胞自噬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8 张甜;脑缺血再灌注中TIGAR对自噬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9 周立兵;左卡尼汀通过抑制HMGB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丁晓蔚;脑缺血再灌注后TLR-2与MMP-2表达的变化关系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43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43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