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联合抗肿瘤药物替莫唑胺(TMZ)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SHG44的体外抗瘤效应;探讨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为以TMZ为基础的胶质瘤联合化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丙戊酸钠、替莫唑胺单独对U251、SHG44细胞体外作用的研究 (1)给药方案:两种胶质瘤细胞分别给以不同浓度的替莫唑胺或丙戊酸钠,并以空白组做为对照。 (2)体外培养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SHG44细胞,培养至80%细胞密度时,按照上述分组给予药物干预,作用48小时,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变化。选取两种药物的最适浓度进行后续试验。 2、丙戊酸钠联合替莫唑胺对U251、SHG44细胞体外作用的研究 (1)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2.替莫唑胺单独用药组;3.丙戊酸钠单独用药组;4.丙戊酸钠和替莫唑胺联合用药组。 (2)体外培养U251、SHG44细胞,按照上述分组给药,,作用48小时后,进行以下实验: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3.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变化;4.DAPI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 (3)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上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 3、丙戊酸钠联合替莫唑胺对神经胶质细胞瘤作用的可能机制研究 体外培养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c-Myc及cyclin-D1、capase-3、capase-8、p-53、Bax和Bcl-2的表达。 结果: 1、丙戊酸钠、替莫唑胺单独对U251、SHG44细胞体外作用的影响 MTT比色法检测丙戊酸钠、替莫唑胺分别作用后U251、SHG44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TMZ及VPA对两种胶质瘤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增值速度逐渐下降,呈剂量依赖性。 在后续试验中,即VPA与TMZ联合用药时,我们主要是为了利用VPA作用于细胞,抑制MGMT活性,提高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故我们选择TMZ的半数抑制浓度即1mmol/l,而VPA选择1mmol/l、2mmol/l的低抑制浓度进行以后的一系列试验。 2、丙戊酸钠联合替莫唑胺对U251、SHG44细胞体外作用的影响 (1)药物干预后,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SHG44细胞形态学变化:1.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数目较多,细胞透亮,呈梭形且贴壁生长,折光性好。2.相比对照组,单用替莫唑胺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体积缩小、变圆,透亮度及折光性减弱,胞间连接减少;单用丙戊酸钠的两组细胞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细胞体积缩小、折光性减弱更加明显,并有漂浮细胞出现,培养基浑浊。并随丙戊酸钠浓度增加,细胞形态变化越明显。 (2)MTT比色法检测联合用药对U251、SHG4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SHG44细胞替莫唑胺组OD值为:0.86±0.02,丙戊酸钠组OD值分别为0.72±0.03、0.62±0.03,联合用药组OD值分别为0.63±0.03、0.49±0.03;U251细胞替莫唑胺组OD值为0.86±0.07,丙戊酸钠组OD值分别为0.86±0.09、0.66±0.07,联合用药组OD值分别为0.73±0.05、0.50±0.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他各药物干预组OD值均明显降低(p0.01),表明细胞增殖速度下降;实验结果还表明,相比丙戊酸钠、替莫唑胺单独用药,联合用药使两种细胞的增殖速度更为显著的下降(p0.01)。 (3)流式检测药物干预后U251、SHG44细胞凋亡率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对照组、丙戊酸钠组、替莫唑胺组、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SHG44细胞:3.3%,4.1%,7.5%,29.4%,53.7%,72.5%;U251细胞:2.7%,3.2%,3.4%,12.0%,29.8%,33.2%。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胞中丙戊酸钠组细胞凋亡不明显,替莫唑胺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而联合用药组细胞的凋亡率比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和替莫唑胺组(p0.01)。 (4)药物干预后各组细胞经DNA荧光染料DAPI染色,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DAPI染色的正常细胞核无固缩,呈体积较大的浅染核形态,核内DNA分布相对均匀;若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核出现不同程度的固缩,呈致密浓染的深染核形态,核内DNA浓聚,有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本实验染色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和丙戊酸钠组均少有细胞凋亡;替莫唑胺组细胞凋亡数量增多;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更加显著。 (5)采用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上检测SHG44各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S期19.40%),替莫唑胺组使细胞S期占42.57%(p0.05),联合用药组S期比值增至74.30%(p0.05);且相对而言,G1期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75.61%降低至替莫唑胺作用后的48.37%(p0.05),而联合用药后这一比例更为显著的降低至25.70%(p0.05)。以上结果说明TMZ作用于胶质瘤细胞后,可使细胞停滞于G1-S期,并且丙戊酸钠能显著增强替莫唑胺对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 3、丙戊酸钠联合替莫唑胺对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研究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药物作用后U251细胞中E-cadherin、c-Myc及cyclin-D1、capase-3、capase-8、p-53、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丙戊酸钠组E-cadherin、c-Myc、cyclin-D1、capase-3、capase-8、p53及Bcl-2、Bax表达无明显差别,替莫唑胺组和联合用药组E-cadherin、c-Myc、cyclin-D1、capase-3、capase-8及Bax表达上调,p53、Bcl-2的表达水平下调,联合用药组上述蛋白相应的表达水平变化较替莫唑胺组更为明显。 结论: 1、替莫唑胺及丙戊酸钠均能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瘤U251、SHG44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 2、丙戊酸钠增强了替莫唑胺对U251、SHG44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更为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停滞,促进细胞凋亡; 3、丙戊酸钠联合替莫唑胺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SHG44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调节多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4、丙戊酸钠增强了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SHG44细胞对替莫唑胺的化疗敏感性。
【图文】: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形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普遍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化疗等的理想[2,3]。GBM 的治疗在化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e, TMZ)(图 1.1)是一种新型抗肿瘤烷化剂[4],法简便、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与其他药物没有叠的患者[5]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TMZ 衍生物,其口服后可被人体迅速吸收,并且吸收 TMZ 后,其药物作用广泛分布于全身,较,进入脑脊液,在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有效的药物药物浓度比接近 30%~40%[7]。
药物干预后神经胶质细胞瘤SHG44细胞形态学变化(×400)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9.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平;史鸿浏;赛克;岳伟英;牟永告;张湘衡;陈忠平;;体外药敏实验及MGMT表达为依据的恶性脑胶质瘤个体化化疗:42例近期疗效分析[J];癌症;2006年12期
2 郑长青;季守平;宫锋;李安民;邰军利;章扬培;;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脑胶质瘤化疗中的意义[J];癌症;2009年06期
3 齐洪武;王政刚;樊丰势;程建业;;替莫唑胺应用于恶性胶质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8年04期
4 王能江;陈坚;;原发性脑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5 王军友;张莹;杨学军;;替莫唑胺优化方案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02期
6 汪春梅;欧阳贵平;陈琨;任志尧;杨金志;;替莫唑胺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8年03期
7 周绍兵;刘阳晨;高飞;叶宏勋;赵莺;尹小祥;;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化疗联合适形放疗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01期
8 王旋;张方成;;脑胶质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04期
9 ;Protective effect of 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 on mammalian cell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7年08期
10 张俊平;赛克;魏大年;牟永告;张湘衡;吴秋良;陈忠平;;MGMT阳性恶性脑胶质瘤病人的化疗(附51例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09期
本文编号:
2580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8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