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血BNP与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2:09
【摘要】:目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是目前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治疗,但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预后千差万别,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尚无特异性指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急性脑梗死有密切联系,结合目前已有的单中心小样本研究,提示BNP升高可能与静脉溶栓治疗后无早期血管再通有关,我们设想BNP在静脉溶栓患者中能否起到预测溶栓效果的作用,即其能否成为判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因此想进一步研究BNP能否成为预测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从而规避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风险,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2017.09至2018.10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及急诊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且行rt-PA静脉溶栓患者200例,收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的BNP、血常规,同时收集患者住院第二天的空腹(早晨5点至6点之间)血生化参数以及住院期间心脏EF值、有无心脏瓣膜病、有无脑血管狭窄、有无房颤等情况,并收集病人的基本人口学参数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既往脑梗死病史、冠心病史、长期饮酒史、吸烟史及入院时血压等。采取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通过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获得,MRS3为良好预后,MRS≥3为不良预后。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使用Explore检验对连续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来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来描述,类别变量以构成比表示。我们采用Jonckheere-Terpstra检验评价BNP数值与不良预后之间的趋势。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BNP值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所有统计在SPSS 24.0软件上进行。结果:将研究队列总人数按照BNP值由小到大排列,近似三等份的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包含67、72、61个患者,在低BNP组(BNP中位数为13.61,25th-75th间距为10-22.62)不良预后发生率为35.8%;在中BNP组(BNP中位数为63.95,25th-75th间距为46.63-88.53)不良预后发生率为38.9%;在高BNP组(BNP中位数为276.8,25th-75th间距为192.13-580.97)不良预后发生率为55.7%。经过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发现三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浆BNP、心脏瓣膜病及既往脑梗死病史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3个月时不良预后明显相关(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BNP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3个月时预后明显相关,高血浆BNP提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不良。
【图文】:

分类变量,因变量,三等分,预后


图 3 以 BNP 值高低按人数近似三等分后每组不良预后发生率百分比研究中,由于因变量(预后)为二分类变量,所以采用二分类 Logist分析,先进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无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保证结果的可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BNP、年龄、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红细胞分布宽度、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房颤、心脏瓣膜病等因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有关。因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的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君武;刘海洋;陈治国;檀立端;关亚男;;精细化时间管理联合组织化卒中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9年12期

2 高海燕;;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35期

3 陈旭明;;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年21期

4 徐波;吴明瑞;汪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年01期

5 邓果;;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年07期

6 何桂明;黄伟彬;黄政;曾天明;;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18期

7 郭晓莉;;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影响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8年S1期

8 惠颖;;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J];心理月刊;2019年18期

9 朱胜兰;方芳;蔡晶;;急诊绿色通道开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76期

10 蒲明军;段劲峰;陈忠伦;唐宇凤;张杉杉;陈军;谢舒;龚伟;;急性小卒中静脉溶栓在3小时内与3-4.5小时内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8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颖奇;王施;单培佳;周建光;魏巍;谢涛;单连标;;对醒后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初步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4年

2 卢统庆;;通心络胶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A];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唐菱;何志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归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4 王鹏;王志敏;金云龙;王俊;王利民;金友雨;戴加勇;吴日圣;潘公华;陈伟庆;裘银虹;吴俊;;多中心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质量管理初步分析[A];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郜俊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6 翁海蓉;储照虎;;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因素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十三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7 易美;唐海源;张春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8 于涛;杨海玉;;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刘东峰;;经股动脉及经周围静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机对照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张晓程;张圣;楼敏;;丘纹静脉不对称与静脉溶栓后远期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卫红 整理;让静脉溶栓一路畅通[N];健康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郑颖t

本文编号:2591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91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e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