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P4在星形胶质细胞低糖性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AQP4在星形胶质细胞低糖性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在星形胶质细胞低血糖性水肿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1)在严重低血糖条件下(0.2m M葡萄糖)检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系CTX-TNA2细胞体积的变化情况;(2)检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和CTX-TNA2星形胶质细胞中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情况;(3)构建带EGFP标签的野生型AQP4并转染至CTX-TNA2细胞中,建立表达AQP4蛋白的细胞模型,同时予以低血糖(0.2m M葡萄糖)干预,24小时后观察表达AQP4细胞体积的变化情况;(4)使用AQP4 Si RNA抑制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QP4的表达,予以上述处理后比较低血糖时AQP4抑制组和对照组细胞体积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5)构建突变型p EGFP-C2-AQP4-M23质粒:S111A和S180A,检测这两种突变型蛋白在低血糖性细胞水肿中的作用效果。所收集的实验数据使用SPSS Statistics 16.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长时间严重低血糖条件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出现细胞水肿,而CTX TNA细胞无此现象;(2)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水通道蛋白4而CTX-TNA2细胞系不表达;(3)CTX-TNA2细胞转染AQP4-EGFP质粒后24小时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并可被特异性的AQP4抗体所识别,成功构建了AQP4示踪系统;同时,在严重低血糖条件下,过表达AQP4的CTX-TNA2细胞与野生型CTX-TNA2细胞相比细胞体积明显变大;(4)抑制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的表达后低血糖条件下细胞水肿的现象消失;(5)低血糖处理24h后,表达野生型AQP4和S180A突变AQP4的CTX-TNA2细胞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表达S111A型AQP4蛋白的细胞体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低血糖性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的形成过程中需要AQP4的参与,在这一过程中AQP4蛋白的第111位丝氨酸活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4 绿色荧光蛋白 低血糖 脑水肿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87.2;R747.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英文缩略语7-13
- 1 前言13-20
- 1.1 低血糖性脑损伤13-17
- 1.1.1 认知障碍15
- 1.1.2 癫痫15-16
- 1.1.3 昏迷与脑水肿16-17
- 1.2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17-18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18-20
- 2 材料与方法20-47
- 2.1 实验材料20-23
- 2.1.1 实验动物与细胞系20
- 2.1.2 载体质粒20-21
- 2.1.3 主要实验试剂21-22
- 2.1.4 主要实验器械和仪器22-23
- 2.2 主要试剂的配置23-25
- 2.3 采用主要软件25-26
- 2.4 实验方法26-47
- 2.4.1 分离及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26
- 2.4.2 CTX TNA2细胞的培养与传代26-27
- 2.4.3 低血糖时AST和CTX TNA2星形胶质细胞体积的检测27-28
- 2.4.4 AQP4在AST和CTX TNA2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28-30
- 2.4.5 提取大鼠脑部组织总RNA30-31
- 2.4.6 AQP4目的基因的扩增31-35
- 2.4.6.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反应)过程(参考ReverTra Ace qPCR RT Kit说明书)31
- 2.4.6.2 巢式PCR反应过程31-34
- 2.4.6.3 PCR反应产物的提取与纯化34-35
- 2.4.7 pEGFP-C2-AQP4-M23重组质粒的构建35-36
- 2.4.8 转化DH5α 感受态细胞36-37
- 2.4.9 单克隆细菌菌落的挑取与培养37
- 2.4.10 质粒的提取与纯化37-38
- 2.4.11 pEGFP-C2-AQP4-M23重组质粒的鉴定38-40
- 2.4.11.1 酶切鉴定38-39
- 2.4.11.2 pEGFP-C2-AQP4-M23重组质粒转染 293T细胞,检测AQP4蛋白的表达情况39-40
- 2.4.12 低血糖时水通道蛋白4对星形胶质细胞体积的影响40-41
- 2.4.13 抑制水通道蛋白4对低血糖性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的影响41-42
- 2.4.13.1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准备41
- 2.4.13.2 转染AQP4 siRNA抑制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AQP4的表达41-42
- 2.4.13.3 实验分组和低血糖条件处理42
- 2.4.14 AQP4介导低血糖性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的作用位点的研究42-45
- 2.4.14.1 构建AQP4 M23突变体42-44
- 2.4.14.2 转化DH5α 感受态细胞44
- 2.4.14.3 单克隆细菌菌落的挑取与培养44-45
- 2.4.14.4 S111A-AQP4 M23和S180A-AQP4 M23突变质粒的提取与纯化45
- 2.4.14.5 S111A-AQP4 M23和S180A-AQP4 M23突变质粒的测序鉴定45
- 2.4.15 AQP4蛋白第111位和第180位丝氨酸磷酸化对低血糖时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形成的影响45-47
- 3 实验结果47-68
- 3.1 低血糖时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体积增大而星形胶质细胞系(CTX TNA2)体积未发生变化47-49
- 3.1.1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低血糖时的细胞体积变化48-49
- 3.1.1.1 细胞形态变化48
- 3.1.1.2 细胞体积的统计学结果48-49
- 3.1.2 星形胶质细胞系(CTX TNA2)低血糖时的细胞体积变化49
- 3.1.2.1 细胞形态变化49
- 3.1.2.2 细胞体积的统计学结果49
- 3.2 水通道蛋白4在AST细胞中有明显表达,,而在CTX TNA2星形胶质细胞中没有表达49-51
- 3.2.1 细胞免疫荧光结果50
- 3.2.2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50-51
- 3.3 大鼠脑部组织总RNA的浓度与纯度检测51
- 3.4 AQP4目的片段扩增产物的获得51-52
- 3.5 pEGFP-C2-AQP4-M23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初步表明质粒构建成功52-56
- 3.5.1 酶切鉴定结果52-54
- 3.5.2 pEGFP-C2-AQP4-M23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表达质粒构建成功54-55
- 3.5.3 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果显示表达质粒能够成功表达绿荧光蛋白55-56
- 3.5.4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可以成功表达AQP4蛋白56
- 3.6 重组质粒pEGFP-C2-AQP4-M23在CTX TNA2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56-58
- 3.7 转染AQP4的CTX TNA2细胞在低血糖诱导条件下发生细胞水肿58-59
- 3.7.1 LSCM扫描图像结果58-59
- 3.7.2 细胞体积的统计学分析59
- 3.8 抑制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QP4的表达后低血糖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的现象消失59-64
- 3.8.1 时间对AQP4 SiRNA抑制AQP4蛋白表达效果的影响59-60
- 3.8.2 抑制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QP4的表达后低血糖时星形胶质细胞的体积变化60-64
- 3.8.2.1 低血糖条件下转染AQP4 SiRNA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表达AQP4蛋白情况60-61
- 3.8.2.2 低血糖条件下转染AQP4 SiRNA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61-62
- 3.8.2.3 抑制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的表达后,低血糖条件下细胞体积无明显变化62-64
- 3.9 AQP4介导低血糖性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的作用位点为111位丝氨酸64-68
- 3.9.1 S111A AQP4 M23和S180A AQP4 M23突变体的构建64-65
- 3.9.2 S111A AQP4 M23和S180A AQP4 M23突变体对低血糖性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形成的影响65-68
- 3.9.2.1 S111A AQP4 M23和S180A AQP4 M23突变体对低血糖性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65-66
- 3.9.2.2 各组细胞体积的统计学分析66-68
- 4 讨论68-73
- 5 结论与展望73-74
- 6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79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79
- 学术论文79
- 专利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红兵,田玉科;星形胶质细胞与疼痛敏化调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年09期
2 刘慧,王小军,胡荣,杨忠,蔡文琴;星形胶质细胞[J];生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3 张敬军;;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07期
4 陈彬;刘宽;王伟;;成年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表达的差异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年05期
5 沈维高;何欣;王振江;;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英国科学家确定星形胶质细胞新功能[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27期
7 靳哲;赵忠新;;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2年01期
8 李军杰,张致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解旭东,田国红;星形胶质细胞与癫痫[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1期
10 莫永炎,姜勇,陈瑗;脑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莹;赵珠峰;朱长庚;;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复发中的作用[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2 唐爱辉;王同飞;王世强;;星形胶质细胞钙活动:脑细胞网络中的第二兴奋系统?[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池美珠;陈超;钱燕;李剑敏;吴步猛;;产前重复激素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发育的影响[A];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魏尔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吴建云;王鲜忠;王剑;谌剑波;范光丽;张家骅;;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及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玉武;程晓娟;;星形胶质细胞与脑水肿的形成[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7 董其平;柴真;;谷氨酸对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钙活动的影响[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8 曾俊;李康生;;柯萨奇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鲍欢;徐晓云;顾晓波;徐霞红;胡晖;;缺氧后水通道蛋白4在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熊加祥;白云;宋敏;王艳艳;杨晓亚;;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免疫分子维持大脑免疫稳态[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胡德荣;星形胶质细胞由“天使”变“魔鬼”原因找到[N];健康报;2012年
2 记者 刘海英;星形胶质细胞可调节呼吸强度[N];科技日报;2010年
3 刘霞;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在实验室培育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4 汪敏华;大脑星形胶质细胞有两种新功能[N];解放日报;2003年
5 吴一福;黄芪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时间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赵莞 张宁 通讯员 邹莹 张淼;用ATP对抗不快乐[N];南方日报;2013年
7 记者 班玮;德国脑细胞再生研究取得新进展[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招;离子通道TRPM7调节细胞生理的分子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黄维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功能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俊华;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ATP促进丘脑中的突触删除[D];浙江大学;2015年
4 邓雅婷;龙胆苦苷镇痛与抗抑郁的中枢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李新;星形胶质细胞NDRG2在七氟烷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钟志宏;亚铁离子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及香芹酚在实验性脑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张建成;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IL-17A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洪洋;孕酮对Aβ所致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凌云志;帕瑞昔布减轻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徐进;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AQP4内化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佩佩;磷酸化MSK1在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活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D];南通大学;2013年
2 何洁玉;糖皮质激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nRH的调控机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丽丽;脂肪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过程中线粒体凋亡与自噬的关系[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燕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ApoE~(-/-)小鼠脑血管、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损伤作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5 米鹏霞;P物质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志奇;小鼠皮层内移植胶质细胞形态及功能重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陈雅南;敲除星形胶质细胞的dicer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马辉;星形胶质细胞上酸敏感离子通道1a在颞叶癫痫发生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9 周亚兰;IFN-γ介导T细胞参与炎性痛慢性化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10 邓子辉;瘦素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AQP4在星形胶质细胞低糖性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