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中转运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21:08

  本文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中转运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细菌性脑膜炎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其中肺炎链球菌是导致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临床上常用左氧氟沙星来治疗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但近年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逐年上升,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美国在2007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指出,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时,应使血药浓度尽可能长的保持在防耐药突变浓度(MPC)上,以确保治疗的成功及减少耐药突变体的出现。而血-脑脊液屏障上存在多种药物外排转运体,包括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超家族成员如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等,这些转运蛋白在生理条件下对药物起到外排作用,将药物外排到血-脑脊液屏障以外。既往实验证实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是外排性转运蛋白BCRP的作用底物,因此我们猜测BCRP的存在可能是限制左氧氟沙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相关机制之一。本实验拟建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模型,给予BCRP抑制剂泮托拉唑来观察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对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的影响,探讨BCRP抑制剂的临床价值,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目的:1.建立SD (Sprague-Dawley)大鼠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模型;2.研究生理状态下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及BCRP对左氧氟沙星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转运功能研究;3.研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及BCRP对左氧氟沙星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转运功能研究;4.比较生理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的变化,及应用BCRP受体抑制剂后对左氧氟沙星生理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的变化。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按不同组别分别给予小脑延髓池注射75ul生理盐水、1.5×107CFU/ml肺炎链球菌菌悬液、1.5×108CFU/ml肺炎链球菌菌悬液,感染24小时后取脑组织行HE染色。2.取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只)、左氧氟沙星(Levo)组(25只)和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Levo+Panto)组(25只),左氧氟沙星(Levo)组给予单次尾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42mg/kg),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Levo+Panto)组在给予左氧氟沙星5min前经尾静脉给予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kg)后,每组分别于用药后5min、10min、20min、40min、60min同时抽取血清、脑脊液,每个时间点重复做5只大鼠,各标本经过预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浓度,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WinNonlin程序处理药时数据,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3.按方法1制作大鼠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模型,取其中模型成功大鼠5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只),脑膜炎左氧氟沙星(Path+Levo)组(25只)、脑膜炎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Path+Levo+Panto)组(25只),脑膜炎左氧氟沙星(Path+Levo)组给予单次尾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42mg/kg),脑膜炎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Path+Levo+Panto)组在给予左氧氟沙星5min前经尾静脉给予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kg)后,余方法同方法2。结果:1.造模过程中,低剂量组大鼠(1.5×107CFU/ml)造模成功率为83.3%,高剂量组大鼠(1.5×108CFU/ml)造模成功率为33.3%,以低剂量的肺炎链球菌菌液成功制造脑膜炎模型大鼠50只。2.在生理情况下,尾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后,Levo组血药浓度在12±4.47min达峰,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于18±4.47min达峰,Levo+Panto组血药浓度在14±5.48min达峰,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于18±4.47min达峰浓度,此后药物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比较Levo组和Levo+Panto组左氧氟沙星的血浆药物浓度峰值,Levo+Panto组药物血浆峰值浓度稍大于Levo组,但统计学分析提示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322,p=0.756),且两组血浆药时浓度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t=0.903,p=0.315). Levo+Panto组脑脊液中的药物峰值浓度高于Levo组的药物浓度,且有统计学差异(t=2.640,p=0.025),且两组脑脊液药时浓度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t=4.342, p=0.003)。 Levo+Panto组60min内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为0.378±0.01,高于Levo组0.303±0.03,结果有统计学差异(t=2.801,p=0.024)3.在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尾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后,Path+Levo组血药浓度在12±4.47min达峰,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于18±4.47min达峰,Path+Levo+Panto组血药浓度在11±5.48min达峰,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于15±7.07min达峰浓度,此后两组药物浓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比较Path+Levo组和Path+Levo+Panto组药物在血浆的峰值浓度,Path+Levo+Panto组血浆药物浓度稍大于Path+Levo组,统计学分析提示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742,p=0.403),且两组血浆药时浓度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t=0.703,p=0.515)。Path+Levo+Panto组脑脊液中的药物峰值浓度高于Path+Levo组的药物浓度,统计学分析提示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3.551,P=0.007)。Path+Levo组60min内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为0.638±0.07。Path+Levo+Panto组60min内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为0.786±0.059,两组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统计学有差异(t=4.728,p=0.001)4.与Levo组(0.303±0.03)相比较,Path+Levo组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明显升高(0.638±0.0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t=8.876,p0.0001);与Levo+Panto组(0.378±0.01)相比,Path+Levo+Panto组(0.786±0.059)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明显升高,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14.82,p0.0001)。结论:1.成功建立了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大鼠模型,经枕大孔穿刺法可以成功用于获取大鼠脑脊液标本,简单易行,损伤小,成功率高。2.生理状态下给予BCRP阻断剂后可以提高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3.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可以升高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给予BCRP抑制剂后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升高更明显。4.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透过率较生理情况下明显升高,应用BCRP受体抑制剂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状态下左氧氟沙星血-脑脊液屏障的透过率较生理情况下应用BCRP抑制剂升高。
【关键词】:血-脑脊液屏障 乳腺癌耐药蛋白 药物转运蛋白 左氧氟沙星 枕大孔穿刺法 泮托拉唑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2.9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英文缩略词12-13
  • 前言13-15
  • 第一章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大鼠模型的建立15-20
  • 材料与方法15-17
  • 结果17-18
  • 讨论18-19
  • 小结19-20
  • 第二章 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血-脑脊液屏障的转运机理研究20-30
  • 材料与方法20-23
  • 结果23-28
  • 讨论28-29
  • 小结29-30
  • 第三章 左氧氟沙星在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大鼠模型中血-脑脊液屏障转运机制的研究30-37
  • 材料与方法30-32
  • 结果32-34
  • 讨论34-36
  • 小结36-37
  • 参考文献37-42
  • 文献综述42-50
  • 参考文献46-50
  • 附图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晋敏,马存根,梁丽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及动态变化[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05期

2 Brettschneider J.;Claus A.;Kassubek J.;Tumani H.;邓剑平;;单独血-脑脊液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相关疾病[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2期

3 何展文;罗向阳;李文益;;血-脑脊液屏障与癫痫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4 魏微;张微微;王娟;李蓓蓓;;丁苯肽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5期

5 朱晓云,顾小军,常家宝,张燕,冯艳红,殷国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兔血-脑脊液屏障的变化[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年03期

6 张忠玲;李国忠;陈旭辉;尹燕红;宋宇;赵秀丽;;上矢状窦闭塞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血-脑脊液屏障破坏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03期

7 李国君;赵秋去;郑伟;;锰对大鼠血-脑脊液屏障模型转铁蛋白受体的分子毒性机制[J];毒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8 李东亮,赵红岗,齐伟,李玉洁,王建菊,丁延锋;孕酮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脊液屏障变化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9 薛秀燕;安永恒;;全脑放疗对大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10 王家驷;舒仁明;王廷杰;李清明;白俊玺;王淼;张洲毓;邹立新;;腰池脑脊液中Cystatin C水平变化与脑脊液流速及血-脑脊液屏障的关系[J];四川医学;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鲁生;迟流萤;赵鑫;;脑脊液及血清微球蛋白测定与血-脑脊液屏障评价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郑刚;张洁琼;宋晗;沈学锋;陈景元;;CTR1和ATP7A在铅诱导的血-脑脊液屏障铜代谢紊乱中的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妤;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中转运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血—脑脊液屏障中转运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6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