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
本文关键词: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部分: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目的:建立颅脑损伤后患者口服苯妥英钠预防早期癫痫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模型,优化口服苯妥英钠的个体化给药方案,为其在临床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设计精准化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颅脑损伤患者,术前采用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方法检测CYP2C9和CYP2C19基因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口服苯妥英钠,第4天和第7天早7:30采静脉血,以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建立基础模型和最终模型,并运用bootstraps法进行内部验证。通过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法和模型诊断散点图判断最终模型拟合是否理想,群体预测性是否良好。重新收集患者,按拟合的最终模型设定给药剂量,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共收集170例患者390个血药浓度点作为建模组。拟合所得Vm、Km和表观分布容积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7.5mg/h、6.41mg/L和54.8L/kg。强代谢型、中代谢型和弱代谢型患者Vm (mg/h)分别为28.18× (1+TMx0.203)、24.33× (1+TMx0.203)、 17.5× (1+TM×0.203),强代谢型、中代谢型和弱代谢型患者Km分别为7.88mg/L、6.73mg/L和6.41mg/L。 Bootstraps内部验证的结果显示模型稳定、可靠;NPDE符合正态分布,模型诊断散点图均对称分布,说明模型群体预测性良好。另收集40例患者,以本研究所拟合最终模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强、中、弱3种代谢类型患者的服用平均剂量分别为8.83mg/kg/d、8.04mg/kg/d和7.14mg/kg/d。于服药后第4天和第7天早7:30均采集到了39例患者的血标本,分别有24人和37人谷浓度达到有效治疗范围,其达标百分比分别为61.53%(24/39)和94.87%(37/39),比建模组第4天的39.33%(59/150)和第7天的52.10%(87/167)显著提高(x2检验,P0.0001)。结论:本研究获得的颅脑损伤后患者口服苯妥英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稳定、可靠,预测性良好,优化了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个体化给药方案,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第二部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荟萃分析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与单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dvanced CRC)或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报道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文献中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比值比(odds ratio, OR)或危险比(hazard ratio, HR)分析疗效、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用Q检验法检验研究间异质性,若异质性结果为P≥0.10、I2≤50%,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计算合并效应量;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ized effect model)计算合并效应量。结果:共计1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12篇文献同时报道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比单用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2篇文献报道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比单用化疗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意向性治疗患者中,试验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对照组HR=0.87,95%CI(0.79,0.95), P=0.002];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OR=1.06,95%CI (0.88,1.27), P=0.54]和总生存期(OS) [HR=0.92,95%CI (0.85,1.00),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妥昔单抗联用化疗药物能显著延长试验组KRAS野生型患者的PFS[HR=0.80,95%CI (0.66,0.98),P=0.03],而对患者OS的延长作用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3,95%CI(0.79,1.09), P=0.38];对于KRAS突变型患者的OS[HR=1.04,95%CI(0.93,1.17),P=0.48]和PFS[HR=1.14,95%CI(0.89,1.45), P=0.29]的延长作用,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种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痤疮样皮疹、口腔粘膜炎、手足综合征、输液过敏反应、食欲减退、腹泻、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症等,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的试验组比在单用化疗药物的对照组中更易发生;严重周围神经病变在试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67,95%CI (0.54,0.83), P0.001];严重贫血发生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1,95%CI (0.68,1.83), P=0.67]。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较单用化疗药物可显著延长ITT患者和KRAS野生型患者的PFS,对OS无显著的延长作用。除严重贫血和周围神经病变外,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会增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关键词】:苯妥英钠 基因分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颅脑损伤 早期癫痫 西妥昔单抗 KRAS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严重不良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1.15;R742.1
【目录】:
- 中文摘要7-10
- 英文摘要10-13
- 第一部分 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13-35
- 1 前言13-15
- 2 方法15-21
- 2.1 患者来源15-16
- 2.2 基因检测方法16-17
- 2.2.1 引物设计16
- 2.2.2 血样DNA提取16
- 2.2.3 目标序列扩增16
- 2.2.4 目标序列测序16-17
- 2.2.5 测序结果分析17
- 2.3 给药和采血方案17-18
- 2.4 血药浓度检测方法18
- 2.5 数据的分析与统计18-21
- 2.5.1 建立数据文件18
- 2.5.2 建立基础模型18-19
- 2.5.3 引入固定效应因素19-20
- 2.5.4 建立全量回归模型20
- 2.5.5 建立最终模型20
- 2.5.6 模型评价20-21
- 3 结果21-27
- 3.1 患者人口学信息21-22
- 3.2 模型的拟合和建立22-24
- 3.3 模型评价24-27
- 3.3.1 内部验证24
- 3.3.2 NPDEs检验24-25
- 3.3.3 模型诊断图25-26
- 3.3.4 外部验证26-27
- 4 讨论27-30
- 5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5
- 第二部分 西妥昔单抗联用化疗药物对比单用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荟萃分析35-62
- 1 前言35-36
- 2 方法36-38
- 2.1 文献检索策略36
-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36-37
- 2.3 文献筛选37
- 2.4 数据提取及分析37-38
- 2.4.1 数据提取37
- 2.4.2 文献质量评价37
- 2.4.3 统计学处理37
- 2.4.4 异质性检验37-38
- 2.4.5 研究间发表偏倚分析38
- 2.4.6 敏感性分析38
- 3 结果38-54
- 3.1 文献检索结果38-39
- 3.2 文献质量评价39-42
- 3.3 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果42-45
- 3.3.1 ITT患者疾病控制率分析42
- 3.3.2 ITT患者OS的分析42-43
- 3.3.3 ITT患者PFS的分析43
- 3.3.4 亚组分析43-45
- 3.4 严重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45-51
- 3.4.1 严重皮肤痤疮样皮疹45-46
- 3.4.2 严重口腔黏膜炎46
- 3.4.3 严重HFS46
- 3.4.4 严重过敏反应46-47
- 3.4.5 严重食欲减退47
- 3.4.6 严重腹泻47-48
- 3.4.7 严重乏力48
- 3.4.8 严重恶心呕吐48-49
- 3.4.9 严重白细胞减少症49-50
- 3.4.10 严重贫血50
- 3.4.11 严重周围神经病变50-51
- 3.5 各Meta分析的发表偏倚51-54
- 3.6 敏感性分析54
- 4 讨论54-57
- 5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文献综述62-75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175-7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7-78
- 致谢78-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仲英;封宇飞;傅得兴;;新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西妥昔单抗[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04期
2 肖彩琼;范育英;李秋梅;胡雯;;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病人致不良反应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7年20期
3 吕汪霞;马胜林;;西妥昔单抗的临床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09期
4 方烨;李曙平;马姗;李太勇;;高龄患者输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0年31期
5 方烨;李曙平;姜辉;李太勇;;西妥昔单抗治疗高龄患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J];实用老年医学;2010年06期
6 谭佳丽;李俊青;周代洪;;西妥昔单抗治疗1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9期
7 郝冬梅;张丽杰;周琳;;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6期
8 陈晓红;赵倩;王彤鑫;徐飞飞;马广敏;;同期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年20期
9 杨茵茵;王丽华;;西妥昔单抗致皮疹6例的护理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10 江庆华;秦英;黄敏;;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护理观察[J];华西医学;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朝春;何晓华;;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肠癌的护理体会[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林琳;李金艳;邹忠霞;;预防性皮肤护理缓解西妥昔单抗所致皮疹[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吴奎玲;侯军华;张阳;马瑞;;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喉及下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林梅榕;吴美华;倪映美;李巧霞;;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吴奎玲;李婷;马瑞;;西妥昔单抗同步放疗治疗喉咽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林琳;邓牡红;;预防性皮肤护理缓解西妥昔单抗所致皮疹[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林琳;邓牡红;;金银花水煎剂缓解西妥昔单抗所致皮疹[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杨阳;;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临床研究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万莉;钱晓萍;刘宝瑞;胡静;朱丽晶;禹立霞;;西妥昔单抗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10 张艳玲;王居峰;金钰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8例的护理[A];“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东;西妥昔单抗用于治疗晚期结肠癌[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国讯;英国更新西妥昔单抗的适应症[N];中国医药报;2014年
3 黄云虹;中国三项西妥昔单抗肿瘤临床试验结果受关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黄晓燕 译;贝伐单抗与西妥昔单抗联用对晚期结直肠癌无额外收益[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李陶;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 中国大型Ⅲ期临床研究启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邝舒;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效果好[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骆惊涛;ACC在肿瘤代谢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2 刘欣;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胃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刘慧龙;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相关预测因子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4 李瑾昱;NK、T混合淋巴细胞联合顺铂或西妥昔单抗对NSCLC的体外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怀幸;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策略选择的循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敏敏;多西他赛、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不同给药顺序对KRAS野生型和突变型肺癌细胞株效果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3 王文睿;西妥昔单抗对上调Rho-GDI2表达结肠癌细胞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4 肖悦;西妥昔单抗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王川;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刘佳;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7 王耀;西妥昔单抗临床应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回顾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韩瑞;西妥昔单抗与放化疗联用对喉鳞癌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韩雪;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敏;西妥昔单抗与树突状细胞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杀伤作用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苯妥英钠预防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个体化给药方案优化和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