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Akt缺失对小鼠空间认知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8 12:13
【摘要】:研究背景Akt,也称为蛋白激酶B(PKB),是哺乳动物丝氨酸/苏氨酸特定蛋白激酶的家族成员,包括Akt1,Akt2、Akt3三种亚型。Akt对诸多生理过程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既往研究发现Akt1基因敲除(Akt1-KO)小鼠生长迟缓;Akt3基因敲除(Akt3-KO)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但是有关Akt3缺失损害空间认知的机制迄今还不清楚。海马CA1区频率依赖性长时程增强(LTP)诱导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功能的细胞模型。按照高频刺激后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EPSP)斜率增加的时间又可以把LTP分为早期-LTP(细胞内激酶活性机制)和晚期-LTP(棘突内蛋白合成机制)。前者可能与AMPA受体(AMPAr)亚基Glu A1和Glu A2的磷酸化增强有关,而后者可能与AMPA受体等多种膜蛋白合成增加有关。有研究发现,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的使用能阻止晚期-LTP的产生,但不影响早期-LTP的诱导。由于Akt3的缺失能减少m TOR的磷酸化水平,而Akt1的缺失不影响m TOR的磷酸化水平,因此本课题提出“Akt3缺失通过抑制m TOR-p70S6k信号通路,影响蛋白合成依赖性LTP的产生,导致认知障碍”的科研假设。研究目的1.探讨Akt1和Akt3缺失对小鼠空间认知和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2.明确Akt1和Akt3缺失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1.Akt基因敲除小鼠由南京大学模式动物中心的陈贵泉教授赠送。用PCR方法鉴定Akt1基因敲除小鼠(Akt1-KO小鼠)和Akt3基因敲除小鼠(Akt3-KO小鼠)。Akt1-KO小鼠的野生型(WT)同窝小鼠被称为Akt1-WT小鼠。Akt3-KO小鼠的野生型(WT)同窝小鼠被称为Akt3-WT小鼠。本课题使用12周龄的Akt1-KO小鼠、Akt1-WT小鼠、Akt3-KO小鼠和Akt3-WT小鼠。2.认知行为检测试验:用开场试验检测小鼠的自发性活动;用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查小鼠的空间认知记忆功能。3.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的组织结构和锥体细胞。4.采用场电位记录海马CA区的谢弗侧枝-CA1突触传递功能和突触可塑性LTP的诱导。用100Hz的高频刺激(HFS)诱导LTP。采用一次性HFS(HFS×1)和连续4次HFS(HFS×4,间隔5分钟)的方式。高频刺激后60分钟记录视为早期-LTP,180分钟记录视为晚期-LTP。5.用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海马脑区的Ca MKII、ERK1/2、m TOR、p70S6k、4EBP2和e IF4E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水平,AMPA受体亚基Glu R1和Glu R2的蛋白水平。第一部分试验结果1.开场实验(OFT)中,Akt3-WT小鼠和Akt3-KO小鼠的总行程无显著性差异。与Akt1-WT小鼠相比,Akt1-KO小鼠的总行程也没有发生改变。2.Y-迷宫试验结果显示,与Akt3-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有较低的交替率,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与Akt1-WT小鼠相比,Akt1-KO小鼠的交替率也没有改变。与Akt3-WT小鼠或Akt1-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在Y-迷宫试验的进臂次数都没有显着差异。3.Morris水迷宫任务结果显示,在训练第1-2天的明台试验中,Akt3-WT小鼠和Akt3-KO小鼠寻找可视平台的潜伏期没有差异。同样,Akt1-WT小鼠和Akt1-KO小鼠的明台试验潜伏期也没有差异。在训练第3-7天的暗台试验中,Akt3-KO小鼠寻找到暗台的潜伏期较Akt3-WT小鼠明显延长,但是Akt1-WT小鼠和Akt1-KO小鼠在暗台试验中的登台潜伏期并没有差异。在第8天的轨迹试验中,与Akt3-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以及穿梭和停留时间都明显减少。但是Akt1-WT小鼠和Akt1-KO小鼠在轨迹试验的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没有差异。与Akt3-WT小鼠或Akt1-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游泳速度都没有显着差异。4.与Akt3-WT小鼠、Akt1-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脑的总量减轻,但是海马结构没有明显异常,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密度未见显著性差异。5.与Akt3-WT小鼠或Akt1-WT小鼠相比,刺激谢弗侧枝记录到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斜率在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都没有明显改变。同样,双脉冲刺激诱导的双脉冲易化(PPF)比率在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也未见差异。6.在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HFS×1条件刺激能诱导早期-LTP。Akt1-KO小鼠早期-LTP的幅值要略低于Akt1-WT小鼠。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能阻断Akt3-WT小鼠和Akt3-KO小鼠早期-LTP的诱导。7.在Akt1-KO小鼠,HFS×4条件刺激可以诱导晚期-LTP,但是晚期-LTP幅值低于Akt1-WT小鼠。在Akt3-KO小鼠,HFS×4条件刺激不能诱导晚期-LTP。在Akt3-WT小鼠,MK801不能阻断晚期-LTP诱导,而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能阻断晚期-LTP诱导。第二部分试验结果1.与Akt3-WT小鼠或Akt1-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海马Ca MKII和ERK2磷酸化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没有明显差异。在HFS×1刺激5分钟后,Akt3-WT小鼠、Akt1-WT小鼠、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Ca MKII和ERK2磷酸化水平都有明显增加,但是Akt1-KO小鼠的增加幅值明显低于Akt1-WT小鼠。此外,MK801能阻断HFS×1诱导Ca MKII和ERK2磷酸化增加。2.在HFS×4刺激5分钟后,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Ca MKII和ERK2磷酸化的增加幅值与Akt3-WT小鼠和Akt1-WT小鼠相比没有差异。3.与Akt3-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基础m TOR磷酸化或者HFS×1刺激5分钟后m TOR磷酸化水平都明显降低,而m TOR蛋白水平没有明显改变。HFS×4刺激可以增加Akt3-WT小鼠的m TOR磷酸化水平,但是不增加Akt3-KO小鼠的。PI3K抑制剂LY294002能阻断HFS×4诱导m TOR磷酸化水平增加。与Akt1-WT小鼠相比,Akt1-KO小鼠基础m TOR磷酸化,HFS×1和HFS×4刺激后的m TOR磷酸化水平,以及m TOR蛋白水平都没有明显改变。4.与Akt3-WT小鼠和Akt1-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的基础p70s6k磷酸化、HFS×1刺激5分钟后的p70s6k磷酸化水平都没有明显改变。HFS×4刺激可以增加Akt3-WT小鼠的p70s6k磷酸化水平,但是不增加Akt3-KO小鼠的。LY294002能阻断HFS×4诱导p70s6k磷酸化水平增加。与Akt3-WT小鼠和Akt1-WT小鼠相比,Akt3-KO小鼠和Akt1-KO小鼠的基础4EBP2和e IF4E磷酸化,HFS×1刺激5分钟后的4EBP2和e IF4E磷酸化水平都没有明显改变。HFS×4刺激可以增加Akt3-WT小鼠的4EBP2和e IF4E磷酸化,但是不影响Akt3-KO小鼠的4EBP2和e IF4E磷酸化水平。LY294002和雷帕霉素能阻断HFS×4诱导4EBP2和e IF4E磷酸化增加。5.HFS×4刺激后180分钟后,在Akt3-WT小鼠,Akt1-WT小鼠和Akt1-KO小鼠AMPA受体亚基Glu R1和Glu R2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但是在Akt3-KO小鼠没有增加。结论Akt3缺失通过阻止高频刺激激活海马神经元m TOR-p70S6k信号通路,抑制4EBPs和e IF4E磷酸化启动AMAP受体等棘突蛋白合成,损害晚期-LTP产生,导致认知功能减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丽;罗新;;PI3K、AKT、PTE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年05期

2 窦学军;王亮;路伟强;马云雷;王志远;李东;;AKT和PTE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2014年06期

3 陈林宝;陈福宝;杨金成;;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I3K、PTEN、AKT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周晓东;陈红霞;关润年;吕农华;;Akt的活化对胃癌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07期

5 刘玉丽;;整合素介导的AKT信号转导途径关键酶与病理性瘢痕[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05期

6 李小芳;姜汉国;李飞虹;蔡琼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KT和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J];肿瘤防治研究;2010年07期

7 程炜;米鑫;;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KT表达及意义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25期

8 陈善明;王建超;王芳;刘胜洪;袁琳娜;刘军;;AKT和PTEN在骨肉瘤中表达的相关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6年05期

9 李鹏;张庆九;马法;刘岚;李旭蕊;李晓燕;;PI3K、AKT和PTEN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33期

10 刁存启;毕经旺;王宝成;;Akt信号分子和结直肠癌的关系[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翔;洪道俊;吕鹤;张巍;王朝霞;袁云;;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骨骼肌存在AKT表达上调[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葆国;朱敏;罗文达;颜卫华;周美英;李伯利;陶丹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TEN基因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建安;陈铁龙;蒋俊;桂春;谢小洁;骆荣华;;缺氧预处理通过线粒体和AKT途径预防缺氧复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媛媛;孙红梅;冯婧;高誉珊;张淑静;盖聪;和欣;许红;吴海霞;郭振宇;龚小钢;;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小鼠海马内BDNF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蛋白Akt表达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5年

5 董万利;郑丽云;;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哌立福新抗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的作用和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6 刘怀垒;韩大勇;刘耀华;候旭;吴佳宁;赵世光;;盐酸去氢骆驼蓬碱抑制AKT磷酸化及减少胶质瘤干样细胞池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7 杨帆;昂文平;沈德凯;刘向国;杨永清;;针刺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PI3K、Akt蛋白表达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李宏亮;余叶蓉;陆志明;刘洪;张玄娥;柯柳;张祥迅;;高游离脂肪酸选择性抑制大鼠血管内皮细胞Akt介导eNOS磷酸化水平及基因表达的体内研究[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伯利;陈葆国;罗文达;梅丽萍;颜卫华;朱敏;许惠惠;;急性白血病PTENmRNA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冯明宣;秦安;洪盾;;双氢青蒿素通过AKT通路抑制乳腺癌骨转移[A];2015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孟凡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珍宝岛创新药AKT激酶抑制剂获受理[N];证券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兆春;Akt缺失对小鼠空间认知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2 孔宏亮;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凋亡机制探讨及Akt基因对其缺氧凋亡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3 姚轶群;RPS15A通过AKT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的体内和体外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邹海啸;普萘洛尔通过Akt、ERK信号通路影响血管生成[D];武汉大学;2013年

5 孙振华;大黄素对胃癌PRL-3表达与下游AKT、Bcl-2家族调控作用及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高萌;代谢应激时妇科肿瘤细胞的存活依赖于AKT特异性位点的激活[D];山东大学;2013年

7 余长云;MTDH介导AKT信号通路调控头颈鳞癌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汪澎;蛋白激酶B(Akt)促进氧诱导的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孙中婵;NDRG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Akt所介导的胰岛素保护效应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黄飞舟;Akt基因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冠杰;Akt抑制剂GDC0068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D];山东大学;2016年

2 王孟超;Sox9通过AKT通路影响肝细胞癌对索拉菲尼耐药性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3 徐菁蔓;吗啡引起的心肌线粒体保护中Akt的作用及其活化机制的研究[D];华北煤炭医学院;2010年

4 邹大为;PI3K及Akt在涎腺恶性肿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5 潘腾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调控前列腺癌22RV1细胞雄激素受体与Akt磷酸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胡潇方;磷酸化AK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转移的作用[D];泰山医学院;2013年

7 洪英洽;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通过AKT通路作用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促进前列腺癌的增殖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8 姜炜;食管癌中AKT和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杨玉婷;Akt抑制剂联合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伯基特淋巴瘤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武亚丽;整合素β3及磷酸化AKT与大鼠腹主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2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32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