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血清RvE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19:39
【摘要】:背景:脑卒中(Cerebral stroke,CS)是一种发病、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已超越肿瘤类疾病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因,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卒中的发病类型中占绝大多数。研究证明,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炎症因子作为重要的免疫递质,参与多种类型炎症反应,其中也包括急性脑梗死后脑组织缺血损伤诱发的炎症反应,因而炎症因子或许对判断脑梗死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消退素E1(Resolvin E1,RvE1)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抗炎脂质介质,已被证实具有多重抑制炎症、促进消退的功能,作为重要的抗炎因子,其功能在众多炎性疾病中得到证实,但RvE1在急性脑梗死病程中的生物功能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内源性RvE1水平变化情况,探讨RvE1与急性脑梗死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目的:(1)动态观察内源性RvE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2)分析内源性RvEl水平与脑组织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评价RvE1对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早期判断是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7年8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诊断符合指南要求,并经头颅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或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发病时间≤24小时,均为首次发病。另外,纳入6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且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病例组、对照组120例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收集病例组患者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清晨空腹血3 ml,以及对照组清晨空腹血3 ml,通过ELISA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RvE1、白介素-6(Interle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kin-10,IL-10)水平。根据影像资料将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1.5cm~2)、小面积脑梗死(1.5-3cm~2)、大面积脑梗死(≥3cm~2)代表不同程度脑损伤。使用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评估脑梗死患者入院第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4分)、中度(4-15分)、重度(15分)。使用发病后1月m 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2分)、预后不良组(2分)。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RvE1在急性脑梗患者体内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内源性RvEl水平与脑组织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例组脑梗死患者血清RvE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RvE1参与急性脑梗死后脑损伤过程;2.病例组脑梗死患者发病1d、3d、7d不同时间点RvE1浓度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时RvE1浓度明显高于1d和7d时RvE1浓度,1d时RvE1明显低于7d(P0.05);3.梗死组患者血清RvE1水平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495,P0.05),与IL-10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364,P0.05);4.病例组大面积梗死、小面积梗死及腔隙性梗死三组间血清RvE1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F=22.989,P0.05),RvE1浓度越高的梗死面积越小;5.神经功能轻度缺损组血清RvE1水平明显高于中、重度病情组(P0.05);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血清RvE1水平明显高于重度组(P0.05);6.预后良好组血清RvE1浓度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RvE1浓度(P0.05)。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RvE1浓度表达呈动态变化规律,与疾病发展相关,在发病初始表达开始增高,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第7天其浓度表达仍高于第1天正常组水平。2.血清RvE1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之间密切相关,RvE1浓度越高,病情越轻,预后情况越好。血清RvE1浓度有可能成为临床上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33
【图文】:

血清,对照组,病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全科专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例组与对照组入院时血清中 RvE1、IL-6、IL-10 浓度比较表 2 病例组与对照组入院时血清中 RvE1、IL-6、IL-10 浓度比较( x±s,n=60)检测指标 病例组(n=60) 对照组(n=60) t PRvE1(pg/mL) 593.39±79.22 465.24±105.07 7.543 0.000IL-6 (ng/L) 7.72±0.93 6.41±0.96 7.478 0.000IL-10 (ng/L) 253.18±39.26 238.46±35.14 2.165 0.032例组与对照组入院时血清中 RvE1、IL-6、IL-10 浓度比较结果(表 2)提示:病清 RvE1、IL-6、IL-10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提示 RvE1 与 IL-6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炎症反应病理过程(见图 1-3)。

病例,对照组,血清


病例组与对照组入院时血清中IL-6浓度比较

病例,对照组,血清


病例组与对照组入院时血清中IL-10浓度比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桂春燕;张皓春;;血清白细胞介素-10动态变化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年19期

2 赵宇亮;张凌;杨济桥;付平;;新型抗炎介质消退素的生物效应及机制[J];华西医学;2014年01期

3 袁红梅;万敬员;张力;;促炎症消退新介质:消退素与保护素[J];生命科学;2012年01期

4 江秀龙;季晓林;张旭;;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S-100b变化及临床意义[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8年04期

5 李楠;马学玲;刘亢丁;;白细胞介素10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6 赵玉玲 ,冯卫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景亮;消退素D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5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75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a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