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aEEG联合P50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6:44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脑电图Young分级、感觉门控P50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比较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功能Young分级、感觉门控P50与GCS评分对预后判断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功能Young分级、感觉门控P50能否作为预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新方法。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收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37名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脑电图监测,记录原始脑电图,后期整合得到振幅整合脑电图。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附录1)、脑电图Young分级(附录3)和振幅整合脑电图分级。发病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附录2)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原始EEG片段进行振幅整合压缩,从而得到振幅整合脑电图。将振幅整合脑电图分级、脑电图Young分级、GCS评分与患者3个月预后进行相关分析。根据预后情况,比较a EEG分级、脑电图Young分级、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第二部分(感觉门控P50):对收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感觉门控P50监测,每个患者至少监测1次,共记录到感觉门控P50 37人次。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发病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根据预后情况分组,比较感觉门控P50比值(S2/S1)、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搜集同期年龄、性别均与实验组相符的本院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共10人,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感觉门控P50比值有无差异。研究结果:1、脑电图Young分级与患者3个月预后呈负相关,GCS评分与患者3个月预后呈正相关。2、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振幅整合脑电图分级、脑电图Young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a EEG、脑电图Young分级能准确区分生存及死亡患者,准确率均为88.6%,高于GCS的准确率(80%),且a EEG与脑电图Young分级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准确率(91.4%)。3、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除是否使用呼吸机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如性别、年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部炎症、既往脑血管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4、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感觉门控P50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感觉门控P50比值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振幅整合脑电图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2、脑电图Young分级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3、振幅整合脑电图与脑电图Young分级联合,可提高对预后判断的准确度。4、感觉门控P50在预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
【图文】:

示意图,电极,示意图,脑电图


第 3 章 第一部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C4,P3,P4,O1,O2,T3,T4,T5,T6(图 1)。滤波后的信号在次描记时间为 24 小时,利用 Olympic 脑电图处理软件( America)内置的定量脑电图工具,将连续脑电图记录转换ng 分级标准(附表 1)对连续脑电图进行分级。在监护仪息。发病 72 小时内进行脑电图监测。提前对患者头部进头皮表面的油脂等。根据国际 10-20 系统安装 12 导电极考电极进行描记。通过电极膏介导圆盘电极与头皮,用 3M贴固定,使每个导联的电阻维持在 10KΩ以下。

脑电图,下边界,上边界,脑电图


第 3 章 第一部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复查头颅 CT 或行 MRI 检查。)入院 72h 内行脑电图检查,记录 aEEG 及原始脑电图,对原始脑电图根据脑电图 You级进行分级,同时记录 GCS 评分(见附录 1))分组:3 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实际存活情况,将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aEEG 分级:aEEG 分为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三种(图 2))脑电图 Young 分级(附录 3):将我们所记录的脑电图 Young 分级简化为三级:轻常(Young 分级 I 级)、中度异常(Young 分级 III 级)、重度异常(Young 分级 V 级

脑电图,下边界,上边界,脑电图


第 3 章 第一部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复查头颅 CT 或行 MRI 检查。)入院 72h 内行脑电图检查,记录 aEEG 及原始脑电图,对原始脑电图根据脑电图 You级进行分级,同时记录 GCS 评分(见附录 1))分组:3 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实际存活情况,将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aEEG 分级:aEEG 分为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三种(图 2))脑电图 Young 分级(附录 3):将我们所记录的脑电图 Young 分级简化为三级:轻常(Young 分级 I 级)、中度异常(Young 分级 III 级)、重度异常(Young 分级 V 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芳;;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及意义[J];浙江检验医学;2008年04期

2 史绍芳;任亚萍;;210例高血压病脑血管功能动力学检测经验总结[J];吐鲁番科技;1996年02期

3 马晓鹏;;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年24期

4 黄淑香;孟庆伟;;老年慢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3期

5 杜万良;王拥军;;脑血管病相关性头痛[J];中国卒中杂志;2018年03期

6 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以及进展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07期

7 苏慧;于生元;;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头痛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年05期

8 冯志英;刘俊英;岳晓强;赵玉华;;中药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1986年11期

9 熊勇;;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30期

10 林维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磊;胡永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断及相关治疗进展[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2 赵军;;重症脑血管病的康复管理策略[A];7th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大会暨第十届全国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张轩;薛蓉;赵凡;刘彦飞;刘蕾;杜宁;曾瑞;陈书丽;;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失眠的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4 王文蕾;李海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家属健康素养对卒中教育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5 赵焱;张艳梅;马翔凌;朱润秀;袁军;;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6 赵军;;重症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7 左英;白雪;;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吉训明;;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与介入治疗[A];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专家讲义及论文汇编[C];2010年

9 霍绮雯;谭峰;;纤维蛋白原Bβ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李t$;王海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崔雪芹;综合干预为脑血管病防治开辟新途径[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通讯员 李娇 记者 黎军;重庆:脑血管病一站式手术成功[N];健康报;2019年

3 记者 于梦非;脑血管病诊疗有了好帮手[N];健康报;2019年

4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张新浩;黑龙江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偏早[N];健康报;2018年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王拥军;回眸2016 看脑血管病最亮进展[N];健康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秦紫霞;2016年我市“死因报告”出炉:脑血管病跃居“榜首”[N];桂林日报;2017年

7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 王拥军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助理 秦海强;九成以上脑卒中可以预防[N];健康报;2017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文雯;脑血管“拆弹专家”焦德让[N];健康时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王平 本报通讯员 崔冰心;防控脑血管病刻不容缓[N];河南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杨六香;“心”“身”同养同治[N];中国医药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面向脑血管病早期精确诊疗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8年

2 常文广;Hcy相关酶基因多态性及Vitamin B6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3 崔明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脑血管病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胡洪涛;中国人群宫内发育迟缓与成年期脑血管病患病关系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于丽天;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6 张晓波;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贺颖;五个缺血性脑血管病候选基因的SNP分析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臧志萍;中药干预干细胞移植治疗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刘爽;章丘市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现状调查[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林兴建;GM-CSF基因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aEEG联合P50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邓可妹;3D-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3 朱洪申;脑血管病患者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4 刘磊;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5 张文玲;脑血管病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6 刘志强;脑血管点云三维重建及其血流动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赵燕;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血清IMA水平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8 何一川;单中心267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回顾分析临床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8年

9 罗烨;杭州市体检人群脑血管功能现状调查及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10 宋建龙;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78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8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