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硬脑膜动静脉瘘对大脑微循环的光学活体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08:11
【摘要】: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血管疾病,它是发生在硬脑膜以及其附属物--大脑镰、小脑幕的一类异常的动静脉交通的血管病变。该病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可发生于硬脑膜的任何部位,但以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及小脑幕多见。临床上轻者可有颅内血管杂音、搏动性耳鸣、突眼,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等严重病变。多发生于成人,男性多,60%的病人在40~60岁之间,亦有新生儿发病的报道[1]。其发病机制有如下学说:一、先天性学说;二、后天性学说:1.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学说;2.“恶性循环”学说;3.新生成学说。目前普遍认为DAVF是由后天性机制导致的,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的静脉窦高压[2][3]导致了生理性的动静脉通道开放,同时大量生化因子促进了新生血管的增生,从而形成了DAVF。然而,关于DAVF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还尚无明确定论。以往的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Dopplerflowmetry,LDF)、普通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均无法对DAVF微循环增生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利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可以实施对脑皮层的全局血流检测,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具有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特点。本文将利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探讨DAVF后大脑皮层微循环的血流变化及其机制。目的: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活体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激光散斑成像[4],动态监测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生发展过程中硬脑膜及脑皮层微循环的形成以及血流量的变化,以证实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过程中确实有侧支循环的开通。方法:制作静脉高压DAVF模型,于不同病程中(术前、术后即时、术后1周、2周)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实时监测大范围DAVF硬脑膜及皮层区域内的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其流速的变化。结果:在大鼠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模型中,由于静脉窦高压,在2周内,上矢状窦的血流速度先下降后再缓慢上升至比基线低的水平,上矢状窦属支的血流速度先下降再上升至比基线以及第2周上矢状窦血流速度更高的水平。上矢状窦脑皮层已经有较明显的侧支血流形成,侧支血管的血流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血管形态逐渐清晰可见。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痿形成的静脉高压可导致上矢状窦属支血管的血流量先下降再上升,新生的侧支血流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血管形态逐渐清晰可见。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
【图文】:

基线图,图像,术前


图2-3逡逑分别为baseline(术前基线图像)、after(术后即使图像)、]week、逡逑

硬脑膜动静脉瘘对大脑微循环的光学活体成像研究


图2-8逡逑24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文锦;陈红兵;束礼明;唐舒锦;洪华;;自发性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断延误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姚立辉;李雅杰;谷成;;彩色多普勒超声首诊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7期

3 曾琦;刘觉仕;;硬脑膜动静脉瘘二例[J];放射学实践;2009年12期

4 单永治,凌锋,KITZ K;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1期

5 高国栋,秦怀洲,赵振伟,赵继培,曲友直;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1期

6 匡远深;用“静脉入路”封闭硬脑膜动静脉瘘[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07期

7 郭元星,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创伤性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年12期

8 姜除寒,吴中学;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9 张鹏,凌锋,王大明,李萌,缪中荣,宋庆斌,李晓光;多发性硬脑膜动静脉瘘5例治疗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6期

10 段传志,黄庆,李铁林;硬脑膜动静脉瘘[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祈福;林仕芳;林艾羽;李智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2 蒋定尧;;硬脑膜动静脉瘘影像学诊断[A];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张新秀;魏世辉;;海绵窦型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眼部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陈左权;张全斌;楼美清;张翔;孙继平;;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朱刚;王宪荣;童建国;;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吴斌;张永力;周忠清;石祥恩;范涛;刘特莉;;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张新秀;魏世辉;;海绵窦型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眼部表现和诊断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尚文锦;陈红兵;廖焕权;洪华;;仅表现为视力障碍而未累及海绵窦的硬脑膜动静脉瘘[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9 刘作勤;;硬脑膜动静脉瘘[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守春;李东;饶明俐;;仅表现为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的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匡远深;经静脉介入疗法封堵瘘口[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李玉宝 余敏 驻站记者杨亚斌 本报记者王晓春;时刻把官兵需求作为使命追求[N];战士报;2011年

3 记者 匡远深;治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有新法[N];健康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董进 龙秋生 饶歆骏 记者 郑轩;精微之处见精神[N];湖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亮;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邹翔;2-甲氧雌二醇对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中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金星;硬脑膜动静脉瘘预后因素分析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龙霄翱;硬脑膜动静脉瘘病因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韩志安;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解剖学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健鹏;硬脑膜动静脉瘘对大脑微循环的光学活体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2 马综综;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治分析(附10例病例报告)[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张振寅;改良高压锅技术在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4 薛少杰;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5 李力;Ephrin B2在静脉高压诱导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6 黄庆;兔硬脑膜动静脉瘘模型的制作[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7 吴海涛;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治疗策略(附10例病例资料)[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广从;经未显影岩下窦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梁宇杰;中青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10 付群;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2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92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