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104例临床分析
本文关键词:血管内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104例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4年期间连续104例经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卒中患者,其中单纯动脉溶栓治疗70例,联合机械再通34例。选择同时期未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方法、时间、血管再通情况及临床预后。临床预后评价根据90d mRS评分,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6分为死亡;血管再通情况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schemia Scale,mTICI)血流分级, mTICI评级0~1级定义为血管未通,2a~3级为血管再通。 结果: 血管内治疗组与对照组90d预后良好率分别为42.3%(44/104)和16.7%(10/60),死亡率分别为19.2%(20/104)和23.3%(14/60)。预后良好率方面血管内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其中机械再通组预后良好率47.1%(16/34),单纯动脉溶栓组40%(28/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组及血管未通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为58.3%(35/60)及20.5% (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手术结束时DSA造影,57.7%(60/104)患者获得部分或完全再通(mTICI2a-3级),其中机械再通组再通率为70.6%(24/34),单纯动脉溶栓组再通率为51.4%(36/70),但两组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颈内动脉闭塞,机械再通组与单纯溶栓组再通率分别为73.3%(11/15)及43.8%(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脑中动脉闭塞,两组再通率分别为68.4%(13/19)及63.9%(2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治疗组患者中,发病到治疗时间6小时内和6小时以上两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45.6%(36/79)及32%(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7.7%)患者并发症状性脑出血,3例死亡,5例遗留中到重度残疾;手术相关并发症共4例(3.8%),包括2例栓塞及2例动脉夹层,但未引起严重临床后果。 结论: 血管内治疗可以提高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再通率;血管内治疗能明显提高大血管闭塞导致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良好率,但没有明显降低其死亡率;大血管闭塞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脑梗死及其临床并发症;机械再通可以作为单纯动脉溶栓的补充治疗措施,提高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前循环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2
- 英文缩略词12-13
- 第1章 引言13-14
- 第2章 综述14-30
- 2.1 血管内治疗的常用方法14-25
- 2.1.1 单纯动脉溶栓14-15
- 2.1.2 联合机械碎栓15-16
- 2.1.3 急诊血管成形术16-19
- 2.1.4 机械取栓19-22
- 2.1.5 桥接治疗22-23
- 2.1.6 影像指导下的再灌注治疗23-25
- 2.2 血管内治疗与临床预后25-28
- 2.3 血管内治疗的展望28-30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30-33
- 3.1 患者选择30-31
- 3.1.1 血管内治疗组患者的入组标准30
- 3.1.2 对照组患者的入组标准30
- 3.1.3 一般资料30-31
- 3.2 介入治疗操作过程31-32
- 3.3 介入治疗后检查及治疗方法32
- 3.4 评价方法32
- 3.5 统计分析32-33
- 第4章 结果33-37
- 4.1 临床预后33
- 4.2 血管再通情况33-34
- 4.3 血管再通与临床预后34-35
- 4.4 介入治疗时间与临床预后35-36
- 4.5 并发症36-37
- 第5章 讨论37-42
- 5.1 不同治疗方法与临床预后的关系37
- 5.2 血管再通与临床预后的关系37-38
- 5.3 不同治疗方法与血管再通的关系38-39
- 5.4 血管内治疗时间与临床预后的关系39-40
- 5.5 并发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40-42
- 第6章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58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军民 ,束枫 ,马廉亭 ,秦尚振 ,余泽 ,徐国政 ,龚杰 ,杨铭 ,李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造影时机及血管内治疗方法选择[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2 马廉亭;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国内外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年04期
3 郭永平,王耀武,张兰;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附6例报告)[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凌锋;第四届全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研讨会[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8年02期
5 ;第五届全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专题研讨会会议征文[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6 张跃伟,黄正松,王光伟,丛培生,崔国祥,姜宇东,高鹏;内皮素在血管内治疗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前后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7期
7 黄正松,石忠松,齐铁伟,戴钦舜;血管内治疗迟发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0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8 王健,沈建康,林东,赵卫国,胡锦清;颅内动脉瘤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和疗效分析[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9 袁桂清;我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12期
10 张跃伟,黄正松,王光伟,丛培生,姜宇东,高鹏,崔国祥;血管内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丽婵;何锐;王慕真;梁瑞华;张素平;;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内治疗[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岳炫烨;席刚明;秦碧勇;张迎春;刘瑞华;庄凤娟;;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A];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徐鹏;蒋定尧;陈贤宜;陈英;;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评估: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沈建康;;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策略探讨[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斌;那世杰;杨咏波;孙剑涛;黄玉杰;;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吴中学;姜除寒;;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新进展[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7 吴中学;姜除寒;;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新进展[A];海峡两岸神经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曾博;鲁祥和;李则群;谭显西;钟鸣;;影响高分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A];2011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凡;隋建美;杨华;胡阳春;;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并发症及其处理[A];第二届西部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钢;夏鹰;陈焕雄;颜山;李智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昌彪;以“大医精诚”为主题[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刘铁桥 邢秋华 李玉宝;马廉亭:脑血管内“舞刀弄枪”[N];大众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DSA评价与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李钊硕;后循环复杂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顾大群;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刘加春;影响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策略的相关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5 金星;硬脑膜动静脉瘘预后因素分析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孟雷;破裂性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及SAH并发远隔脏器损害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冰森;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尚飞;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诊断及血管内治疗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5年
3 胡骁;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治疗的疗效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刘佳强;血管内治疗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5年
5 周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治疗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6 桂勇平;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7 李仁鹏;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阿西木江·阿西尔;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9 冯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超早期、早期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吴一平;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血管内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104例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4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