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及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02:01
  背景与目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物之一,于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和半卵圆中心处(centrum semiovale,CSO)多见,在磁共振T1序列及Flair序列上呈低信号、T2序列上呈高信号。关于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和大、小血管病变之间的相互关系仍存在争议:目前有研究认为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BG-EPVS)可以用作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也有相关研究认为EPVS与其他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特征如白质高信号(WMH)和腔隙(Lacunes)等相关,且不同部位的EPVS代表潜在的不同类型的脑小血管疾病;除此之外,既往研究认为EPVS可见于任何年龄,无名显脑实质损害。但近期有的研究认为EPVS与血管性的痴呆、脑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腔隙性卒中、认知功能下降、卒中后焦虑抑郁等多种脑血管相关疾病密切相关,且好发于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加重血管性痴呆等患者的不良预后但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急性脑梗塞(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功能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及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BG-EPVS与脑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及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CSO-EPVS与脑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


本文编号:2959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59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