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中西医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15:33
目的:通过对中风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指标进行临床观察,探讨与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发病相关的西医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与内容:将入选的142例中风病患者,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合并症(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及糖尿病情况),并收集患者入院后的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结果,同时对患者进行肌力评定、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运动功能(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评分。根据入院后至3周内是否出现偏瘫侧肢体肿胀分为偏瘫肢体肿胀组和非肿胀组,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1.纳入的142例患者中,脱落的患者数为5例(3.52%),余下137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80例发生了偏瘫肢体肿胀,发病率为58.39%。2.西医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年龄、肌力、血清白蛋白、NIHSS评分及FMA评分在偏瘫肢体肿胀组与非肿胀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内容
2.2 周径测量
3 血液标本收集及检测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分布情况
1.2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周径差值
1.3 年龄
1.4 性别
2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西医影响因素分析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2.2 多因素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中医影响因素分析
3.1 中风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
3.2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组证候分布情况
3.3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中医证候单因素分析
3.4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中医证候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4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西医因素及中医证候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中西医对中风及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认识
1.1 中风及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西医认识
1.2 中风及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中医认识
2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西医影响因素分析
2.1 肌力水平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影响
2.2 运动功能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影响
2.3 年龄因素及NIHSS评分
3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中医影响因素分析
3.1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3.2 中医证候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发病的影响
4 预防措施
5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附录B 中风病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C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判断及诊断标准
病例研究
知情同意书
附录D 临床资料
附录E 中风病证候评分标准
附录F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G 表格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及改善上肢功能的临床效果[J]. 康绍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58)
[2]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病因机制及诊疗进展[J]. 吴圣婕,雷迈,谭威,吴旻,卢斌,金红花,罗仲尔. 广西医学. 2015(07)
[3]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刘结梅,黄国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03)
[4]缺血中风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多元回归分析[J]. 吴加勇,陈岚榕,卢峰,吴松鹰.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5]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手肿胀的影响[J]. 张驰,胥方元,谢羽婕,陈汝艳,伍玉兰,余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05)
[6]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下肢水肿的疗效观察[J]. 张立波. 中国疗养医学. 2014(03)
[7]电针联合消瘀膏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30例临床观察[J]. 李娜,焦洋. 河北中医. 2014(01)
[8]手拔罐治疗中风病后手肿胀临床观察[J]. 李莲英,关婕婷,周东海,宿守红,马岩梅,孙三峰,谢春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7)
[9]576例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水肿临床观察[J]. 陈以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3)
[10]辨证分型治疗1期肩手综合征76例[J]. 史洪亮,王国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危险因素研究[D]. 叶青.重庆医科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66932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内容
2.2 周径测量
3 血液标本收集及检测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分布情况
1.2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周径差值
1.3 年龄
1.4 性别
2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西医影响因素分析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2.2 多因素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中医影响因素分析
3.1 中风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
3.2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组证候分布情况
3.3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中医证候单因素分析
3.4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中医证候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4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西医因素及中医证候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中西医对中风及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认识
1.1 中风及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西医认识
1.2 中风及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中医认识
2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西医影响因素分析
2.1 肌力水平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影响
2.2 运动功能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影响
2.3 年龄因素及NIHSS评分
3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中医影响因素分析
3.1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3.2 中医证候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发病的影响
4 预防措施
5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附录B 中风病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C 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判断及诊断标准
病例研究
知情同意书
附录D 临床资料
附录E 中风病证候评分标准
附录F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G 表格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及改善上肢功能的临床效果[J]. 康绍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58)
[2]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病因机制及诊疗进展[J]. 吴圣婕,雷迈,谭威,吴旻,卢斌,金红花,罗仲尔. 广西医学. 2015(07)
[3]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刘结梅,黄国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03)
[4]缺血中风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多元回归分析[J]. 吴加勇,陈岚榕,卢峰,吴松鹰.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5]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手肿胀的影响[J]. 张驰,胥方元,谢羽婕,陈汝艳,伍玉兰,余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05)
[6]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下肢水肿的疗效观察[J]. 张立波. 中国疗养医学. 2014(03)
[7]电针联合消瘀膏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30例临床观察[J]. 李娜,焦洋. 河北中医. 2014(01)
[8]手拔罐治疗中风病后手肿胀临床观察[J]. 李莲英,关婕婷,周东海,宿守红,马岩梅,孙三峰,谢春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7)
[9]576例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水肿临床观察[J]. 陈以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3)
[10]辨证分型治疗1期肩手综合征76例[J]. 史洪亮,王国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危险因素研究[D]. 叶青.重庆医科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66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669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