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携带GFP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癫痫鼠海马神经发生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01:04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为特征。近年来对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并提出众多假说但癫痫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癫痫发作后的神经发生异常不但和癫痫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且与海马硬化、突触重塑和异常神经环路形成等导致自发、复发性癫痫发作的病理进程有关。因此癫痫发作后的异常神经发生成为近年来癫痫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我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亚颗粒增生带产生的新生神细胞异常迁移至门区,形成异位神经元。此外,通过离体研究,我们发现促炎性因子白介素-1β对离体培养神经元的迁移具有引导作用。这些结果提示癫痫发作可能导致IL-1β表达上调,进而导致新生神经元迁移异常,形成海马门区的异位神经元,最终成为癫痫反复发作的根源之一。但目前缺乏更多的实验室证据支持这一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为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利用携带GF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标记海马新生神经细胞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新生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并可长期观察,故在研究癫痫发作对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面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很大优势。因此,我们设计并完...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携带GFP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癫痫鼠海马神经发生中的应用研究


癫痫患者硬化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改变示意图

示意图,癫痫发作,炎性反应,后脑


5 癫痫与炎症在过去10年里大量的临床和实验数据证明炎症是癫痫发作和癫痫发生的重要机制,同时癫痫可以导致炎症反应。在大鼠和小鼠动物模型中,反复短暂癫痫发作或单次长时间癫痫发作可以诱导炎性介质的分泌。免疫组化发现 SE 后的癫痫发生过程伴随着炎症反应。很多研究均发现促炎因子(IL-1,TNF 和 IL-6)首先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而细胞因子受体则在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均增高[47]。这些过程伴随着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环氧化酶 2 的激活及补体系统中补体的上调[48, 49]。癫痫发作后引起脑内细胞的炎性反应,包括 IL-1 和 IL-1R1、补体系统和粘附分子等表达上调,脑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也可诱导血白细胞进入脑内。此假说刚好解释为什么癫痫发生过程中会有外周血白细胞数目的增加和慢性 TLE 模型和癫痫病人病灶中 T 淋巴细胞的浸润[50, 51]。

电泳图,抽提产物,小带,电泳图


质粒抽提产物电泳图


本文编号:2969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69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