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苯扎贝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5 17:29
  背景和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是我国继肿瘤之后的第二号疾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因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除了已达成共识的溶栓治疗以改善缺血区血液循环外,促进神经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药物,虽然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却没有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动物实验的成功和临床应用失败的窘境鼓励我们寻找已经被批准药品的新用法。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是对低氧反应极其敏感的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脑组织缺血缺氧过程中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对缺血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近年来许多实验研究表明,低氧诱导下,HIF与低氧反应原件(hypoxic response element, HRE)结合,引发下游靶基因VEGF、EPO的转录,从而调控无氧代谢、血管增生,提高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减轻脑组织损伤。苯扎贝特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 PPARα)激动剂,之...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PPARs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 王光胜,耿德勤.  医学综述. 2011(24)
[2]缺血性脑损害病理生理过程的炎症反应[J]. 张健颖,张颖冬.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1(02)
[3]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与评价[J]. 吴远华,朱广旗,胡蓉,仲秀艳,苏红梅,欧阳泠星,吴帮启,舒遵华,王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18)
[4]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J]. 李建华,李建民,吴淑华,朱玉红.  山东医药. 2010(02)
[5]PPAR-γ配体与炎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J]. 刘静维,修瑞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01)
[6]PPARβ/δ在炎症中的作用[J]. 赵攀,张晓燕,杨吉春,管又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09)
[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林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08(14)
[8]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研究进展[J]. 刘乔飞,冯超,隆艳艳,冯林,车永哲.  亚太传统医药. 2008(02)
[9]低氧诱导因子-1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 罗永杰,王晓平,孙红斌.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05)
[10]苯扎贝特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 王燕,王炎,汪道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06)

硕士论文
[1]VEGF通过上调Noggin的表达促进大鼠脑缺血后纹状体内神经元再生[D]. 崔慧茹.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79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79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