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1 04:19
本文关键词: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眩晕是自身非运动状态下的所感受到的异常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的感觉,是一种运动幻觉,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导致眩晕的病因众多,眩晕的发病机制复杂,常涉及到耳科、神经科和眼科等领域的众多交叉知识,诊断相对困难,误诊漏诊率相对较高。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以眩晕为主诉到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明确在我院眩晕专病门诊就诊患者群的眩晕疾病谱,探讨各病因的临床表现特征及诊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初步明确我院各种眩晕性疾病的构成比,探讨各病因的临床表现特征及诊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就医的眩晕或头晕病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有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记录和较为完整的辅助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眩晕或头晕的患者临床资料,病因诊断严格参照指南或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最后对患者年龄和性别、不同病因的构成比、一些临床表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患者共2578例,其中男性为1003例(39.0%),女性为1575例(61.0%),男女之比为1:1.6;年龄5-87岁,平均51.8±11.6岁。≤18岁、19~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的患者所占的比率依次为2.6%、3.5%、10.3%、26.8%、32.1%、15.5%和9.2%,40~59岁年龄段占总人数的比例达到58.9%。2.眩晕/头晕患者中,女性人数远多于男性,这种性别差异在VM中更为显著(χ~2=96.43,P=0.00),中枢性眩晕与其余各组相比平均年龄最大(F=10.89,P=0.00),表明中枢性眩晕更多见于老年人群。3.前庭周围病变远大于前庭中枢性病变,在眩晕/头晕全部病因中周围性眩晕占比为65.4%,其中最常见的5种病因依次为BPPV(29.1%)、VN(7.5%)、PPPD(5.5%)、BVP(5.1%)、MD(4.8%);前庭中枢性眩晕占比为17.8%,其中以VM最常见,占比为11.6%;高达16.8%的眩晕或头晕患者病因不明。4.不同年龄段的眩晕的病因构成有一定区别,但BPPV始终居于首位病因;其中以50~59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所有BPPV的35.9%;VM、VN、PPPD均以中年患者多见,中枢性眩晕所占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5.CV的主要病因为脑梗死,占比81.8%;孤立性中枢性眩晕占比6.3%。6.双侧前庭病中有高达78.5%的患者病因不明,其他依次为氨基糖甙类耳毒性(11.5%)、脑膜炎后(6.1%)、双侧梅尼埃病(1.6%)、迷路震荡(2.3%)。7.晕厥前以体位性低血压多见(65.3%),其他依次为反射性晕厥(23.9%)、心源性晕厥(2.2%)、不明原因的晕厥(17.4%)。在所有的体位性低血压中,药物诱发的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40.8%),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次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共占20.4%),病因不明占38.8%。8.在各类半规管BPPV中,后半规管BPPV 595例、水平半规管BPPV 104例、前半规管BPPV 30例、混合性BPPV 8例、主观性BPPV 13例,其所占的比例依次为79.3%、13.9%、4.0%、1.1%、1.7%。9.主诉为视物旋转者最多,占比为39.7%,其后各主诉占比依次为行走不稳(19.1%)、自身旋转(15.2%)、视物摆动(8.2%)、运动诱发的头晕(5.1%)、站立时摔倒感(3.9%)、视物倾斜(3.8%)、运动诱发的视物模糊(3.2%)、行走偏斜(1.4%)、视觉延迟(0.4%)。10.常见病因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各有特点:BPPV多为数十秒钟,占比98.8%,持续数分钟者极少见,占比1.2%;VM从数十秒钟到数十小时,其占比依次为3.4%、18.6%、30.9%、35.4%、11.7%;VN大多数为数十小时,占比97.8%,仅2.2%持续数小时;MD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十分钟、数小时、数十小时的比率分别为49.5%、32.0%、18.5%;CV以数十小时多见,占比75.0%,其后依次为数分钟(17.6%)、数十分钟(5.1%)、数小时(1.7%)、数十秒钟(0.7%);BVP和UVP可为数分钟、数十分钟。11.VN和CV急性期的自发性眼震的阳性率分别为36%和43%,其他疾病较难见到自发性眼震。CV患者平滑跟踪高达93%,除VM平滑跟踪的阳性率9%,其他疾病的阳性率均小于3%。VN甩头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81%,其他疾病较低。CV、VN和MD的摇头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26%、24%和21%。CV和VN眼偏斜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28%和19%。4种疾病的加强闭目难立征和原地踏步试验的阳性率较高,其中VN患者侧方偏斜的方向最为固定,少部分CV出现后仰倒,PPPD偏斜侧别不恒定。ICV与VN相比,两者的凝视性眼震、平滑跟踪、扫视试验、甩头试验、眼偏斜反应的阳性率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1.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眩晕/头晕患者以周围性眩晕为多见,占比为65.4%。常见的眩晕疾病依次为BPPV、VM、VN、CV;高达16.8%的眩晕患者,病因不明。2.眩晕/头晕的高发期位于40岁到59岁,其次为60岁及以上的人群,青少年患者最少。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各类眩晕或头晕。3.BPPV最常累及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耳石症和多管耳石症较少。4.中枢性眩晕主要病因为脑梗死,占比82.0%,孤立性中枢性眩晕相对少见。5.晕厥前以体位性低血压多见,其次为反射性晕厥和不明原因的晕厥,心源性晕厥较少。在所有的体位性低血压中,药物诱发的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次之。6.双侧前庭病大多数病因不明。7.症状的场景主要为外界物体旋转感、行走不稳感和自身旋转感,其次为视物摆动感、运动诱发的头昏沉感、直立时的摔倒感、视物倾斜感和运动诱发的视物模糊感,行走偏斜感和视觉感受延迟感较少。8.凝视诱发变向性眼震、平滑跟踪试验和甩头试验等耳-神经科查体方法对ICV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眩晕 头晕 病因 临床表现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1
【目录】:
- 缩略语表4-6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5
- 前言15-17
- 文献回顾17-27
- 1.眩晕/头晕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17-20
- 2.眩晕/头晕的常见病因20-24
- 3.床旁查体方法24-27
- 1 研究对象27
- 1.1 纳入标准27
- 1.2 排除标准27
- 2 方法27-28
- 2.1 入选人群27
- 2.2 资料收集27-28
- 2.3 诊断标准28
- 2.4 统计学方法28
- 3 结果28-36
- 3.1 性别及年龄28-29
- 3.2 眩晕/头晕的病因构成29-32
- 3.3 常见病因的亚分类32-34
- 3.4 临床特征34-36
- 4 讨论36-43
- 小结43-44
- 参考文献44-50
- 附录50-51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
本文关键词: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83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