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两面针碱对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6 16:49
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胶质瘤的治疗存在许多挑战,尤其是高级别的胶质瘤表现出瘤内和瘤间的异质性,这些特性有助于放化疗抵抗并且导致肿瘤复发。相对于这些难题,药物联合治疗已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势。利用胶质瘤大规模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可用药”的靶标经过验证后可确认为临床候选药物。研究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并探讨相应的靶向药物,是当今胶质瘤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EMT)与肿瘤的发生、恶性进展、以及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抵抗息息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EMT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发生,其特征是细胞会表达不同水平的上皮和间质细胞标记物同时其表观遗传也有差异。EMT的过程是可逆的,经过EMT过程的肿瘤细胞,能够侵入邻近组织,一旦进入血液或淋巴管后可以与非EMT细胞合作,完成肿瘤在远处器官转移和定植。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NC)是从分布在亚洲东北部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根中提取到的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的研究表明NC在多种肿瘤中都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细胞发生EMT的作用,但NC对胶质瘤细胞EMT的抑制作用及...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胶质瘤
1.1.1 胶质瘤简介
1.1.2 胶质瘤的治疗现状
1.2 氯化两面针碱
1.2.1 氯化两面针碱概述
1.2.2 氯化两面针碱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3 STAT3
1.3.1 STAT3概述
1.3.2 STAT3与EMT的关系
1.4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系
2.1.2 实验试剂、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细胞存活率分析
2.2.3 免疫印迹
2.2.4 划痕实验
2.2.5 Transwell侵袭实验
2.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3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NC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3.2 NC对胶质瘤细胞EMT的抑制作用
3.3 NC对胶质瘤EMT引起的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3.4 NC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3.5 NC抑制胶质瘤细胞EMT发生的分子机制
3.5.1 NC抑制胶质瘤中STAT3及p-STAT3的表达
3.5.2 抑制STAT3活性对胶质瘤细胞EMT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1 NC对胶质瘤LN18和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 NC对胶质瘤细胞EMT过程的影响
3 NC对胶质瘤细胞EMT引起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4 NC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
5 STAT3对胶质瘤细胞EMT过程的作用,NC降低STAT3活性与EMT的联系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02077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胶质瘤
1.1.1 胶质瘤简介
1.1.2 胶质瘤的治疗现状
1.2 氯化两面针碱
1.2.1 氯化两面针碱概述
1.2.2 氯化两面针碱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3 STAT3
1.3.1 STAT3概述
1.3.2 STAT3与EMT的关系
1.4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系
2.1.2 实验试剂、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细胞存活率分析
2.2.3 免疫印迹
2.2.4 划痕实验
2.2.5 Transwell侵袭实验
2.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3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NC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3.2 NC对胶质瘤细胞EMT的抑制作用
3.3 NC对胶质瘤EMT引起的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3.4 NC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3.5 NC抑制胶质瘤细胞EMT发生的分子机制
3.5.1 NC抑制胶质瘤中STAT3及p-STAT3的表达
3.5.2 抑制STAT3活性对胶质瘤细胞EMT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1 NC对胶质瘤LN18和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 NC对胶质瘤细胞EMT过程的影响
3 NC对胶质瘤细胞EMT引起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4 NC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
5 STAT3对胶质瘤细胞EMT过程的作用,NC降低STAT3活性与EMT的联系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020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207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