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永久性缺血脑损伤致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损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03:35
  背景: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由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第二大致死疾病。脑卒中机制复杂比较复杂,实验模型有局限性,加上以往研发新药的脑保护作用过于单一,导致迄今没有疗效确切的新药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迫切需要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专家指出脑血管保护应该予以足够重视,提出了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NVU)概念,强调从整体上研究神经血管单元组分损伤和保护机制。神经血管单元维持着神经元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受损神经元的修复。血脑屏障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胞外间隙及基底膜。血脑屏障作为神经血管单元的重要部分,它的损害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病理现象。虽然近些年关于血脑屏障损害机制研究很多,众多水解酶参与血脑屏障损伤,但是复杂的机制及各个机制之间的Cross-Talk还不清楚。目的:通过构建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及永久性大脑中...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永久性缺血脑损伤致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损害机制研究


脑血流检测仪检测永久性脑缺血后脑血流改变

血脑屏障,染色法,脑组织,对照组


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永久性缺血后,Vehicle组EB渗透入脑实质(图2.1一A图),通过脑组织中EB含量的测差异(图2.1一B图),提示永久性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损害

时效,膜蛋白,后相,蛋白


2.1Western一Blof检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相关蛋白时效表:speetrin、e诩及Calpastatin时效表达;B图:紧密连接蛋白时效膜蛋白;Cyto:胞浆蛋白;con:正常组)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脑组织不同部位相关蛋白表达考察了神经血管单元损伤标志蛋白Spectrin及CaN的表达变化,n蛋白,永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出现150/l45kDa和120kDa低分片段,而且Core区活性裂解片段比缺血周边区多(图2.2一A图所示蛋白,永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出现48kDa低分子量活性裂解片e区活性裂解片段比缺血周边区多(图2.2一A图所示);对于紧密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γ分泌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J]. 尹肖雯,刘厚奇.  生命科学. 2010(09)
[2]脑卒中神经血管单元的变化及其保护策略[J]. 赵多明,张梓倩,段云霞,张本忠,刘庆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3]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J]. 安泳潼,夏玉叶,闵旸.  世界临床药物. 2010(01)
[4]神经血管单元的研究现状[J]. 胡松,赵红,王得新,张拥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06)
[5]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机制及药物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李蕾,许栋明,王文,王培昌,艾厚喜,张丽,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10)
[6]Claudins整合膜蛋白研究进展[J]. 吕健.  医学综述. 2009(18)
[7]DAPT Enhances the Apoptosis of Human Tongue Carcinoma Cells[J]. Brian E.Grottkau,Claudia C.Friedri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2009(02)
[8]钙蛋白酶在脊髓损伤中的意义及其抑制剂的神经保护作用[J]. 王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03)
[9]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研究进展[J]. 刘乔飞,冯超,隆艳艳,冯林,车永哲.  亚太传统医药. 2008(02)
[10]C-jun氨基末端激酶与脑缺血性损伤[J]. 李子广,吴华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055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55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b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