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危险因素
发布时间:2017-04-14 19:08
本文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危险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脑白质变性(L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313例住院行头颅MRI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VB-TIA患者,其中113例有头颅MRA资料。基于MRI及MRA资料判断患者:是否伴LA、LA严重程度的ARWMC评分、是否伴Willis环变异、Willis环变异类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心电图RV5+SV2电压值、是否伴颈动脉斑块形成、C-反应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等临床资料。统计分析(1):对VB-TIA患者LA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以上述各临床资料为自变量,以是否伴LA为因变量,先对各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2):对VB-TIA患者LA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各临床资料中,各计量资料与LA严重程度的ARWMC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各计数资料与LA严重程度的ARWMC评分进行Kendall相关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入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3):对VB-TIA患者LA与Willis环变异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以Willis环的四种类型(A型、P型、O型、N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并两两配对,分别对每对中两组LA发生率进行两组独立样本χ2检验,再对上述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配对组,以统计分析(1)求得的LA危险因素及Willis环类型为自变性,以是否伴LA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统计分析(1):伴LA的VB-TIA患者与不伴LA的VB-TIA患者间比较,年龄、心电图RV5+SV2电压值、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后结果显示,年龄增长(P=0.000,OR=1.116,95%CI:1.081~1.153)、颈动脉斑块(P=0.000,OR=4.881,95%CI:2.510~9.493)和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P=0.017,OR=3.676,95%CI:1.267~10.638)为VB-TIA患者伴LA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2):各临床资料与脑白质变性ARWMC评分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心电图RV5+SV2、颈动脉斑块、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与VB-TIA患者LA严重程度相关(P均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校正后结果显示,年龄(P=0.000,OR=1.119,95%CI:1.089~1.149)、高密度脂蛋白(P=0.042,OR=0.390,95%CI:0.157~0.967)、叶酸水平(P=0.006,OR=0.914,95%CI:0.856~0.974)及颈动脉斑块形成(P=0.000,OR=5.023,95%CI:2.672~9.440)是VB-TIA患者LA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统计分析(3):相较于无Willis环变异(N型)者,A型Willis环变异及O型Willis环变异者LA发病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LA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配对组(A型vs N型、O型vs N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结果显示,A型Willis环变异(P=0.011,OR=7.768,95%CI:1.602~37.666)及O型Willis环变异(P=0.009,OR=5.236,95%CI:1.513~18.519)为VB-TIA患者伴LA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提示,在50岁以上VB-TIA患者中,年龄增长、颈动脉斑块形成、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头颅MRA显示的Willis环变异(胚胎型大脑后动脉除外)可能为其伴LA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有无颈动脉斑块、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叶酸水平是其LA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白质变性 危险因素 椎基底动脉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英文缩略表10-12
- 引言12-15
- 第1章 临床研究15-54
- 1.1 对象与方法15-18
- 1.1.1 研究对象15
- 1.1.2 研究方法15-18
- 1.1.3 统计学处理18
- 1.2 结果18-31
- 1.2.1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白质变性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18-22
- 1.2.2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白质变性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22-23
- 1.2.3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白质变性与Willis环变异的关系23-26
- 1.2.4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白质变性严重程度独立相关因素26-31
- 1.3 讨论31-48
- 1.3.1 概述31-33
- 1.3.2 选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221.3.3 排除标准33
- 1.3.3 排除标准33
- 1.3.4 本课题立意角度33
- 1.3.5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33-34
- 1.3.6 本研究结果分析34-48
- 1.3.7 本研究的局限性48
- 参考文献48-54
- 第2章 综述54-61
- 2.1 引言54
- 2.2 脑白质变性的基本概念54-55
- 2.3 脑白质变性的病理改变55
- 2.4 脑白质变性的解剖学易感性55-56
- 2.5 高血压及高龄与脑白质变性56
- 2.6 性别及种族与脑白质变性56
- 2.7 血压稳定性与脑白质变性56-57
- 2.8 颈动脉斑块与脑白质变性57
- 2.9 卒中及血脂与脑白质变性57
- 2.10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白质变性57
- 2.11 糖尿病与脑白质变性57-58
- 2.12 其他58
- 2.13 结语58
- 参考文献58-61
- 结论61-62
- 致谢62-63
- 导师简介63-64
- 作者简介64-65
- 学位论文数据集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立侠;董俊兴;陈静;;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危险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66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