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MR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1-03-23 18:32
目的:探究多模式MR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200名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确诊,再分别采用CT与MRI对200名患者进行检查,对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以及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在20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T检查总检出率为86.00%(172/200),MRI检查总检出率为98.00%(196/2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9.5652,P=0.0000);CT检查检出病灶最大直径为11.2cm,最小直径为0.7cm,平均直径(6.64±1.71)cm,MRI检查检出病灶最大直径为15.6cm,最小直径为0.3cm,平均直径(7.83±2.20)cm,,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t=6.03974,P=0.0000)。结论:临床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中使用MRI检查较CT检查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对病灶的显示效果更加全面,建议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的首选方法。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4(1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
2.2 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模态M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J]. 张艳波,宋志成,史丽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05)
[2]多模式MR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边祥兵,张德康,吕晋浩,刘新峰,娄昕.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3)
[3]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MRI早期诊断研究[J]. 时玉春,宋振强,陈淑宽,张龙,张海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22)
[4]多模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 尹刘杰,赵松耀,王洪科,李佳佳,李润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03)
[5]多模式MRI指导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J]. 张瑞锋,刘新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22)
本文编号:3096233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4(1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
2.2 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模态M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J]. 张艳波,宋志成,史丽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05)
[2]多模式MR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边祥兵,张德康,吕晋浩,刘新峰,娄昕.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3)
[3]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MRI早期诊断研究[J]. 时玉春,宋振强,陈淑宽,张龙,张海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22)
[4]多模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 尹刘杰,赵松耀,王洪科,李佳佳,李润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03)
[5]多模式MRI指导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J]. 张瑞锋,刘新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22)
本文编号:3096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962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