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基底动脉穿支显微解剖与DSA成像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07:15
  [目的]评价优化椎动脉造影显示基底动脉穿支血管的效果并通过显微解剖观察穿支血管借此指导神经介入术,以避免在神经介入术中损害相关后循环穿支动脉,为其术中识别与评估提供技术和解剖支持。[方法](1)选取2017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后循环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共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椎动脉造影:2D造影时流速3 ml/s,总流量5 ml;3D造影时流速3 ml/s,总流量15 ml,曝光延迟时间1.5~2.0.s,探测器格式大小设为48或42)和实验组40例(优化椎动脉造影:2D造影时流速4 ml/s、总流量6 ml;3D造影时流速4 ml/s,总量20~24 ml,曝光延迟时间3~4 s,探测器格式大小设为22)。造影后在不同模式下观测基底动脉以及双侧大脑后动脉,确定能否辨认穿支动脉,并统计两组每段穿支数目的不同,进行两组对比分析。(2)采用大体解剖方法取成人头颅14例,观察并记录基底动脉各穿支血管数目、走行、供应范围解剖等特点;(3)将椎动脉造影中穿支血管显影数与显微解剖中所观测的穿支血管数目、直径进行对比分析;(4)回顾性分析各类颅内血管内支架... 

【文章来源】: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底动脉穿支显微解剖与DSA成像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研究


图3A和3B为基底动脉干穿支解剖图像,黑箭头所指为旁正中动脉、长旋动脉、短旋动脉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PAS-MRI在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张桂莲,马珠琳,李晓会,张秋娟,陈敬菊,滕国良,刘娇,李涛,王何莹,朱新业.  中国卒中杂志. 2017(04)
[2]对比分析高分辨MRI与MRA对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J]. 陈翔,朱庆强,李洪梅,吴晶涛,叶靖.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6(05)
[3]低注射速率、低剂量对比剂3D-DSA脑血管造影[J]. 高志梅,曾勇明,杨靖捷,孙静坤,周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5(05)
[4]血管内介入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26例体会[J]. 黄巧华,戴兵,姚润伟,钟燕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1)
[5]基底动脉中段支架术后穿支动脉闭塞的相关研究[J]. 高亦深,韩永刚,孙明阳,佟小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11)
[6]血管内介入治疗35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J]. 王曙辰,李瑞岩,陈明辉,李庆斌,冯岩,袁青华,李永利.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07)
[7]基底动脉闭塞研究进展[J]. 汤建军,王晓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02)
[8]颅内动脉瘤治疗十年回顾(附1372例治疗及随访)[J]. 秦尚振,马廉亭,徐国政,龚杰,杨铭,李俊,余泽,胡军民,潘力,陈刚,张戈,杜浩,张新元,姚国杰,余光宏,秦海林,宋健.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01)
[9]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的诊断价值[J]. 杨志辉,许永明,王之平,江小勇,赵海玲,王君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11)
[10]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 游梦星,虞希祥,林永胜,郝伟远,吴宽.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09)

硕士论文
[1]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D]. 邢晓锋.天津医科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97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97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