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疗效观察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4 13:03
本文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疗效观察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对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符合介入治疗指征患者,完成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再发性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病情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住院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分,经过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或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发现大血管狭窄后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使用NASCET的方法评估狭窄程度,符合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推荐的治疗标准:年龄18岁,颅外血管症状性狭窄≥50%,无症状性狭窄≥70%,签署知情同意书,行介入治疗。2治疗方法:术前充分药物准备,在局麻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同时谨慎处理血压、心率变化。最后造影确认残留狭窄情况和远端血供。术后患者均在神经内科监护病房监护24h,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变化。3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后2天、3个月、1年时进行随访或复诊。①行TCD+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1年可行DSA或CTA检查,了解术后血管再狭窄和斑块形成情况。②记录患者终点事件,死亡患者分析其可能的死因,介入治疗后新发的血管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再发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时间、次数、责任血管分布情况。③记录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判断患者生存质量。④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血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1介入治疗:40例患者共治疗狭窄血管42处,狭窄残余均≤20%,血管远端供血区血流通畅;15例患者术中出现心率、血压过低,经过阿托品、多巴胺、胶体液治疗,均在48小时内恢复正常;2例患者术后头痛,复查头颅ct无出血,不除外高灌注所致,给予积极控制血压后1周内缓解。2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术后复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tcd、cta共发现介入血管再狭窄2处,狭窄程度分别为40%和30%,无相关的tia或脑梗死发生,给予强化药物治疗,继续随访半年复查狭窄血管无明显变化;介入血管再狭窄率4.76%。3介入术后血管事件和终点事件:40例患者在1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脑出血1例,脑梗死2例,tia发作2例4次。其中死亡患者死因为心脏病;脑出血患者高血压控制不佳,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2例脑梗死患者均患2型糖尿病,有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卒中风险评分(essen)达6分,责任血管非介入治疗血管。2例tia发作患者中,essen评分分别为5和6分。4疗效观察:患者术前、术后2天时mrs、nihss、bi评分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1年随访时mrs、nihss平均分值下降,bi平均值提高。具体如下:1年终点时mrs评分有4例升高(新发血管事件或死亡),11例无变化,25例不同程度下降,残障程度减轻。bi得分在1年终点时有30例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3例因卒中事件下降,6例无变化,1例死亡。nihss评分在1年终点时分值下降31例,无变化5例,因卒中升高3例,1例死亡。总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良好。5患者随访依从性:术后3个月随访时患者均能完全按医嘱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4例患者未按医嘱服用控制危险因素药物,复诊时加强督导,1年终点时10名患者未按医嘱服药和监测、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结论:1对颅外大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术后随访生活质量提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2多重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依从性差是介入治疗后,再发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3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减少介入治疗后血管事件发生。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随访研究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
- 材料与方法10-13
- 结果13-15
- 附图15-18
- 附表18-19
- 讨论19-24
- 结论24
- 参考文献24-27
- 综述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随访分析27-35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36
- 个人简历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谈晓牧;曾艳芳;刘怀翔;刘建国;耿晓坤;魏建朝;张伟东;杜会山;;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随访研究[J];临床荟萃;2012年13期
2 元小冬,何世华,王炎;颈动脉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及随访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疗效观察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42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