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报道
发布时间:2021-07-09 16:04
目的报道一个东北地区三代家族遗传的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基因和临床特点,并对已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先证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临床诊断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寻找低钾血症相关致病基因位点。对国内外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可诊断先证者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先证者的CACNA1S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为c.1583G>A,导致氨基酸改变p.R528H。先证者的一个姐姐、母亲和姥姥存在相同变异。检索文献,总结目前已报道的CACNA1S基因8个突变位点的位置和特征。结论本文报道了一个东北地区三代家族遗传的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基因和临床特点,提示CACNA1S基因的热点突变R528H在我国可能并非罕见。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0,49(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先证者的家系图和CACNA1S基因测序结果
目前HypoPP的诊断标准尚不完全统一,有研究[7]推荐以下标准:2次或2次以上的肌无力发作,伴随发作期间有记录的血清钾<3.5 mmol/L;或1次肌无力发作和1次家族成员肌无力发作,伴随发作期间有记录的血清钾<3.5 mmol/L;或下述6条特点中的3条或3条以上:(1)20岁前发病;(2)发作时间超过2 h;(3)存在诱因(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膳食、运动后休息时的症状发作、应激等);(4)钾摄入会改善症状;(5)家族病史或基因证实的骨骼钙或钠通道突变家族史;(6)延长运动试验阳性。并且排除低钾血症的其他原因(肾、肾上腺、甲状腺功能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利尿和泻药滥用),可适当完善临床试验进行鉴别,如尿钾(尿钾/尿肌酐比值)测定、甲状腺功能、肌电图、特殊的运动激发实验、甚至肌肉活检等。本文报道了一个典型的三代家族遗传的f-HypoPP家系的基因和临床特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其突变位点为CACNA1S基因的R528H。目前,在大多数HypoPP患者中行基因检测会发现其为CACNA1S或SCN4A的杂合突变携带者(约70%),另有30%左右的患者无法明确定位到致病基因突变位点[1]。目前已报道过的CACNA1S基因突变位点中R528H和R1239H最为多见,其他位点基本为个例报道。国内HypoPP病例的基因突变率远低于国外,提示国内还需更多的病例研究来证实是否国内外的基因型存在种族差异。R528位于CACNA1S蛋白的第二结构域的S4片段,在该位点已发现多种突变模式(R/H/G/C/L),其中R/H/G/C造成的表型为HypoPP,但R/L表型为横纹肌溶解症伴无症状间歇性高肌酸激酶血症[9]。已知造成HypoPP的CACNA1S基因突变的8个位点中有5个位于该基因编码钙通道的同源结构域的S4片段,是电压感受器的关键部位,但这些突变造成低钾血症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甚明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及基因特征[J]. 崔云英,王芬,李春艳,童安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16(09)
本文编号:3274056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0,49(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先证者的家系图和CACNA1S基因测序结果
目前HypoPP的诊断标准尚不完全统一,有研究[7]推荐以下标准:2次或2次以上的肌无力发作,伴随发作期间有记录的血清钾<3.5 mmol/L;或1次肌无力发作和1次家族成员肌无力发作,伴随发作期间有记录的血清钾<3.5 mmol/L;或下述6条特点中的3条或3条以上:(1)20岁前发病;(2)发作时间超过2 h;(3)存在诱因(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膳食、运动后休息时的症状发作、应激等);(4)钾摄入会改善症状;(5)家族病史或基因证实的骨骼钙或钠通道突变家族史;(6)延长运动试验阳性。并且排除低钾血症的其他原因(肾、肾上腺、甲状腺功能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利尿和泻药滥用),可适当完善临床试验进行鉴别,如尿钾(尿钾/尿肌酐比值)测定、甲状腺功能、肌电图、特殊的运动激发实验、甚至肌肉活检等。本文报道了一个典型的三代家族遗传的f-HypoPP家系的基因和临床特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其突变位点为CACNA1S基因的R528H。目前,在大多数HypoPP患者中行基因检测会发现其为CACNA1S或SCN4A的杂合突变携带者(约70%),另有30%左右的患者无法明确定位到致病基因突变位点[1]。目前已报道过的CACNA1S基因突变位点中R528H和R1239H最为多见,其他位点基本为个例报道。国内HypoPP病例的基因突变率远低于国外,提示国内还需更多的病例研究来证实是否国内外的基因型存在种族差异。R528位于CACNA1S蛋白的第二结构域的S4片段,在该位点已发现多种突变模式(R/H/G/C/L),其中R/H/G/C造成的表型为HypoPP,但R/L表型为横纹肌溶解症伴无症状间歇性高肌酸激酶血症[9]。已知造成HypoPP的CACNA1S基因突变的8个位点中有5个位于该基因编码钙通道的同源结构域的S4片段,是电压感受器的关键部位,但这些突变造成低钾血症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甚明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及基因特征[J]. 崔云英,王芬,李春艳,童安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16(09)
本文编号:3274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740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