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疗效对比
发布时间:2021-07-13 01:21
背景:卒中(stroke)发病率高达120180/10万,缺血性卒中是其主要类型[4]。动脉硬化性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资料显示70%的TIA患者存在颅内或颅外血管的狭窄或闭塞[1]。39%-49%的急性卒中患者存在颅内或颅外血管的狭窄[2,3]。有效治疗脑供血血管的狭窄,防止脑卒中的发生,降低疾病引起的伤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对于脑供血血管狭窄的治疗得到医学界认可的干预方法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及PTAS,由于CEA的局限性以及药物治疗的不确定性,促使PTAS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PTAS与单纯药物治疗脑血管狭窄的疗效对比却一直缺乏大规模的对照研究,2011年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的SAMMPRIS结果显示高危因素强化管理联合药物治疗优于PTAS联合药物治疗,然而该实验随访时间仅仅为11.9个月,并不能反映两种治疗方法远期效果的优劣程度。本研究着眼于脑血管狭窄治疗的近期及远期临床效益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进行研究。目的:回顾性探讨症状性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药物...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内科治疗
2.1.1 控制高危因素
2.1.2 针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2.1.3 针对脑供血血管狭窄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2.2 血管内治疗
2.2.1 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2.2.2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
2.2.3 关于 PTAS 的脑血管狭窄分型
2.3 外科治疗
2.4 对于 SAMMPRIS 实验的思考
第3章 资料及方法
3.1 资料收集
3.2 临床终点事件的分析
3.2.1 终点事件的设定
3.2.2 终点事件的调查
3.2.3 终点事件的分析方法
3.3 MCA 血流动力学的分析
3.4 分组方法
3.5 检查方法
3.5.1 DSA 具体检查方法
3.5.2 PTAS 具体检查方法
3.5.3 TCD 检查方法
3.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临床观察结果
4.1.1 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4.1.2 出院后随访时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4.2 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4.2.1 一般资料
4.2.2 各自血流动力学改变
4.2.3 治疗前及复查结果的对比
4.2.4 支架患者 Vs 支架侧/Vs 健侧随时间的变化
第5章 讨论
5.1 从临床方面分析
5.2 从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8104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内科治疗
2.1.1 控制高危因素
2.1.2 针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2.1.3 针对脑供血血管狭窄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2.2 血管内治疗
2.2.1 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2.2.2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
2.2.3 关于 PTAS 的脑血管狭窄分型
2.3 外科治疗
2.4 对于 SAMMPRIS 实验的思考
第3章 资料及方法
3.1 资料收集
3.2 临床终点事件的分析
3.2.1 终点事件的设定
3.2.2 终点事件的调查
3.2.3 终点事件的分析方法
3.3 MCA 血流动力学的分析
3.4 分组方法
3.5 检查方法
3.5.1 DSA 具体检查方法
3.5.2 PTAS 具体检查方法
3.5.3 TCD 检查方法
3.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临床观察结果
4.1.1 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4.1.2 出院后随访时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4.2 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4.2.1 一般资料
4.2.2 各自血流动力学改变
4.2.3 治疗前及复查结果的对比
4.2.4 支架患者 Vs 支架侧/Vs 健侧随时间的变化
第5章 讨论
5.1 从临床方面分析
5.2 从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81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810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