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TOF MR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20:43
目的:比较3D-TOF MR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探讨颅内动脉瘤筛查中MRA与CTA的优势与不足。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除外动脉瘤破裂者)55例,所有患者都有完整的CTA及MRA检查,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35~78岁,平均(60.02±8.36)岁。25例有高血压,9例有糖尿病,30例有动脉硬化性改变,17例有血管壁的钙化(11例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例位于椎动脉颅内段、2例位于基底动脉)局部伴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半侧脸麻木等。2、仪器与扫描方法MRA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 MAGNETOM VERIO 3.0T磁共振扫描机,使用头部容积线圈,所有MRA检查病例都经过平扫后得到原始图像,然后经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得到颅脑血管图像。CTA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扫描机,用Ulrich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经肘静脉注入,用螺旋扫描方式对颅脑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薄层容积扫描,...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正常MRA图像a~d从不同角度清晰显示脑血管及其分支
正常CTAVR图像a~d从不同角度清晰显示脑血管及其分支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3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a、bMRA图像,显示了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箭头所示)c、dCTAVR图像,显示了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箭头所示)eDSA图像清晰显示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箭头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动脉瘤的CTA和MRA及DSA对照分析研究[J]. 夏文强,孙树珂,黄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4)
[2]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 陈大祯,高振华,李永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9)
[3]CTA与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对比[J]. 张要宇. 临床医学. 2018(05)
[4]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检查对颅内动脉的评价作用[J]. 杨静,王培福,刘海超,单勇,姚昕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07)
[5]脑动脉瘤应用CTA和MRA诊断的对比研究[J]. 尹继权,冯阳宁,尹志斌. 临床医学工程. 2017(03)
[6]CT血管造影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 王胜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1)
[7]64排128层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J]. 余东,黄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11)
[8]3D-TOF 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张宏,余玉盛,李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08)
[9]CTA与MR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探讨[J]. 陈圣攀,张波,叶明,曾现伟,张鹏.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02)
[10]CTA联合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分析[J]. 谭宝慧,刘健鹏,刘伟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03)
本文编号:3371352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正常MRA图像a~d从不同角度清晰显示脑血管及其分支
正常CTAVR图像a~d从不同角度清晰显示脑血管及其分支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3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a、bMRA图像,显示了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箭头所示)c、dCTAVR图像,显示了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箭头所示)eDSA图像清晰显示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箭头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动脉瘤的CTA和MRA及DSA对照分析研究[J]. 夏文强,孙树珂,黄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4)
[2]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 陈大祯,高振华,李永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9)
[3]CTA与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对比[J]. 张要宇. 临床医学. 2018(05)
[4]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检查对颅内动脉的评价作用[J]. 杨静,王培福,刘海超,单勇,姚昕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07)
[5]脑动脉瘤应用CTA和MRA诊断的对比研究[J]. 尹继权,冯阳宁,尹志斌. 临床医学工程. 2017(03)
[6]CT血管造影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 王胜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1)
[7]64排128层CT在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J]. 余东,黄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11)
[8]3D-TOF 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张宏,余玉盛,李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08)
[9]CTA与MR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探讨[J]. 陈圣攀,张波,叶明,曾现伟,张鹏.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02)
[10]CTA联合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分析[J]. 谭宝慧,刘健鹏,刘伟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03)
本文编号:3371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713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