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CD146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9-15 15:33
  细胞黏附分子CD146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最初被认为是黑色素瘤标志物,后续研究发现CD146是新生血管标志物,随着血管的成熟,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或不表达,提示其在血管发育和成熟中的重要作用。近年大量文献报道CD146及其可溶形式参与血脑屏障发育和病理性损害过程,本文拟对CD146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概述,有助于深入探寻CD146在多种血脑屏障损害相关颅内疾病中的潜在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CD146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CD146的动态变化可调控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与周细胞之间的作用,进而促进血脑屏障的发育成熟[28]

血脑屏障,炎症,可溶性,脑脊液


细胞黏附分子CD146最初被认为是黑色素瘤黏附分子,后来发现在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和所有实体瘤血管内皮细胞上均呈高表达,提示CD146对肿瘤血管的重要调控作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首次发现CD146是一种新生血管标志物,为研究CD146与血管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除了外周血管,CD146还与血脑屏障功能存在内在联系。探究血脑屏障损害机制,以及准确评估血脑屏障完整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自201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陆续发现CD146不仅在血脑屏障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而且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过程中的血脑屏障损害,因此,CD146有望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病变的治疗新靶点。自1998年发现可溶性CD146以来,可溶性CD146的研究历史已有20余年。目前,回顾性研究业已证实脑脊液可溶性CD146对血脑屏障损害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并未阐明其表达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病变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对理解可溶性CD146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病变中的作用机制,还是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CD146及其可溶形式在血脑屏障损害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D146在血管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达的意义初探[J]. 李玲,张佰茹,曾小峰,汪玄.  中华内科杂志. 2006(09)



本文编号:3396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96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