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与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比较

发布时间:2021-09-24 19:07
  目的:除却心源性脑栓塞,TOAST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及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本实验主要研究两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差别。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发病在3天以内,且心电图排除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及小动脉闭塞性卒中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1.年龄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345,P<0.05)。2.血中的载脂蛋白a1(χ2=2.099,P<0.05)、高密度脂蛋白(χ2=9.337,P<0.05)水平降低在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在脑白质疏松、脑萎缩、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4.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出院时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5)。但两组患者在1个月时的改良MRS评分(t=1.847,P>0.05)无明显统... 

【文章来源】: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 吴钟华,蒋超超,苏强,龙连圣.  实用医学杂志. 2017(18)
[2]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J]. 高涛,郭电渠,韩冰,王向阳,刘文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13)
[3]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不同部位脑萎缩的危险因素[J]. 杨洁,区腾飞,蒲蜀湘,解龙昌,殷建瑞,何毅华,杨新光,姚海燕,高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10)
[4]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J]. 杨茜,严臻泉,吴国斌,张博,柳晓锋.  中国医药导报. 2016(14)
[5]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 张广波,于凯,冀瑞俊,王拥军,高素颖,颜应琳.  临床荟萃. 2016(01)
[6]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多普勒观察分析[J]. 彭倩.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02)
[7]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后对脑动脉及其供血脑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J]. 支晓东,石向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07)
[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02)
[9]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 付琳琳,石静萍,杨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8)
[10]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区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危险因素[J]. 徐希奇.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6(01)



本文编号:3408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408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9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