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高血压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D—二聚体影响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12:25
  目的: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在国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大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丧失了劳动能力,给家庭造成沉重负担。近几年来,青壮年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升高,加强对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已刻不容缓。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指颅内血管发生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占所有脑卒中类型70%以上。目前发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高血压、糖尿病、长时间的吸烟或酗酒、血脂异常等。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造成患高血压的人口数量庞大,近年来发现高血压人群中同时存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的比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提出了H型高血压的概念,高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互相影响,既促进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又使脑卒中的发病率上升。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由来已久,超声检查价格低廉、简便易行、对患者无创伤性且依从性好,有利于疾病的长期随访。颈部血管彩超是运用多普勒技术,清楚的显示每段血管的血流情况,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颈部血管的狭窄程度、斑块的特征和稳定性等,及早给予健康指导和治疗,...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高血压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D—二聚体影响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溃疡斑SMI超声图像

颈动脉斑块,脂质,不均,核心


不均质低回声颈动脉斑块(脂质坏死核心形成)

颈动脉,新生血管形成


低回声颈动脉并新生血管形成SMI超声


本文编号:3498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498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