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优化扫描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18:00

  本文关键词: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优化扫描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探讨在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2探讨在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应用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技术降低辐射剂量及碘总量的可行性。3 256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不同触发阈值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方法1选取行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组)和B组(低剂量组),每组各50例,对比剂选择碘普罗胺(370mg/m L)。A组,根据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1.0m L/kg);B组,对比剂用量(体重×1.0m L/kg-10)m L。测量两组图像中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记录两组的对比剂用量及图像质量评价情况。2选取行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组)和B组(双低组),每组各40例,A组:管电压120k V,注射对比剂浓度选择370mg I/m L(碘普罗胺);B组:管电压100k V,对比剂浓度选择320mg I/m L(碘佛醇)。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1.0m L/kg)。图像后处理均采用i Dose迭代重建算法。测量两组图像中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记录有效辐射剂量、碘总量及图像质量评价情况。3选接受256层螺旋头颈动脉成像的120例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将激发层面感兴趣区均设在主动脉弓下缘降主动脉内。A组,触发阈值设为150HU;B组,触发阈值设为120HU;C组,触发阈值设为90HU。测量两组图像中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记录三组不同触发扫描阈值的延迟时间及图像质量评价情况。结果1低剂量组与常规组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5.42±7.08m L和64.92±7.32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分别为:427.28±57.02HU,441.02±55.81HU,420.71±58.55HU,421.34±60.46HU;低剂量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分别为:388.81±52.84HU,399.25±57.08HU,386.02±51.52HU,372.69±59.48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组图像的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组中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分别为:420.28±56.02HU,449.07±57.81HU,429.71±58.58HU,421.34±60.16HU;双低剂量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分别为:428.83±52.84HU,439.75±56.18HU,427.02±59.52HU,423.69±59.78HU。常规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剂量组与常规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剂量组与常规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2.67±0.33m Sv和4.05±0.37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剂量组与常规组的碘总量分别为20.18±2.13g I和23.16±2.32g 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A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分别为420.28±46.02HU和421.34±45.16HU;B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分别为:408.83±52.84HU和413.21±58.78HU;C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分别为:311.22±39.22HU和339.08±33.21HU。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头颈动脉图像质量评分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对比剂开始注射到机器自动触发扫描所用时间三组患者分别为:A组12.26±1.57s;B组10.23±2.24s;C组7.76±3.49s。三组数据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降低对比剂剂量是可行的,并可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2低管电压(100k V)联合低浓度对比剂(320mg I/m L)进行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得到的图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降低了有效辐射剂量和碘总量。3在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将120HU作为监测触发阈值时,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从对比剂开始注射到触发扫描前延迟时间,并相应减少了对比剂用量。
【关键词】:对比剂 多层螺旋CT 头颈动脉成像 辐射剂量 触发扫描阈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R81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6
  • 第1章 低剂量对比剂在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16-26
  • 1.1 材料与方法16-17
  • 1.1.1 一般资料16
  • 1.1.2 检查方法及参数16
  • 1.1.3 图像后处理16-17
  • 1.1.4 观察指标17
  • 1.1.5 统计学方法17
  • 1.2 结果17-21
  • 1.2.1 客观指标17-18
  • 1.2.2 图像质量评价18-21
  • 1.3 讨论21-22
  • 1.3.1 减少对比剂用量的意义21
  • 1.3.2 减少对比剂用量的理论基础21
  • 1.3.3 减少对比剂用量对头颈动脉增强水平的影响21-22
  • 1.4 小结22
  • 参考文献22-26
  • 第2章 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的研究26-35
  • 2.1 材料与方法26-27
  • 2.1.1 一般资料26
  • 2.1.2 检查方法及参数26
  • 2.1.3 图像后处理26-27
  • 2.1.4 观察指标27
  • 2.1.5 统计学方法27
  • 2.2 结果27-31
  • 2.2.1 头颈动脉增强后CT值评价27-30
  • 2.2.2 图像质量评价30
  • 2.2.3 辐射剂量30
  • 2.2.4 碘总量评价30-31
  • 2.3 讨论31-32
  • 2.3.1 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的意义31-32
  • 2.3.2 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浓度对头颈动脉图像的影响32
  • 2.4 小结32
  • 参考文献32-35
  • 第3章 不同扫描触发阈值技术在256层CT头颈动脉成像中的应用35-42
  • 3.1 材料与方法35-36
  • 3.1.1 一般资料35
  • 3.1.2 检查方法及参数35-36
  • 3.1.3 图像后处理36
  • 3.1.4 观察指标36
  • 3.1.5 统计学方法36
  • 3.2 结果36-38
  • 3.2.1 图像客观指标评价37
  • 3.2.2 图像质量评价37-38
  • 3.3 讨论38-40
  • 3.3.1 合理选取监测层面内感兴趣区38
  • 3.3.2 不同触发阈值对头颈动脉血管强化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38-39
  • 3.3.3 从对比剂开始注射到触发扫描前延迟时间39-40
  • 3.4 小结40
  • 参考文献40-42
  • 第4章 综述 头颈动脉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头颈CTA成像研究42-53
  • 4.1 头颈动脉影像学检查方法42-44
  • 4.1.1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42
  • 4.1.2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42-43
  • 4.1.3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43
  • 4.1.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43-44
  • 4.2 多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影响因素44-47
  • 4.2.1 患者方面44
  • 4.2.2 CT机方面44-45
  • 4.2.3 对比剂方面45-46
  • 4.2.4 延迟时间与扫描技术46-47
  • 4.3 减少对比剂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在CT头颈动脉成像中的应用47-49
  • 4.3.1 对比剂不良反应47
  • 4.3.2 减少对比剂用量在头颈CTA中应用47-48
  • 4.3.3 头颈CTA中的辐射问题48
  • 4.3.4 降低辐射的方法48-49
  • 参考文献49-53
  • 结论53-54
  • 致谢54-55
  • 导师简介55-56
  • 作者简介56-57
  • 学位论文数据集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博;龚建平;;CT检查辐射致癌风险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3期

2 沈比先;爱滋病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05期

3 吕双志;冯湛;姚建军;;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256层螺旋CT头颈联合CTA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26期

4 王艳;史大鹏;朱绍成;吴青霞;孙明华;;比较以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和滤过反投影重建的低剂量腹部CT的图像质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10期

5 于彤;李镇;路春兰;段晓岷;彭芸;;宝石高分辨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方法在儿童颈椎外伤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2期

6 叶佳国;邹才盛;黄广仁;;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成像中自动跟踪与手动触发技术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25期


  本文关键词: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优化扫描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0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